大学生加入学生会,尽量选择这4个部门,对就业有好处!今年大一新生要知道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9 17:14 2

摘要:宣传部的核心工作不只是做宣传,而是 “用内容触达人”:要学公众号运营(写推文、做排版,比如用秀米、135 编辑器)、短视频剪辑(剪活动花絮、做宣传视频,用剪映、Pr)、设计(做海报、易拉宝,用 PS、Canva),甚至要懂点数据分析(看公众号阅读量、短视频播放

过来人告诉你:在大学要主动要资源,学生会、社团就是一个资源集中的地方

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总纠结 “要不要加学生会”“加哪个部门”—— 有人觉得学生会是 “打杂的”,有人跟风选热门部门最后没收获。

其实选对学生会部门,不仅能锻炼真本事,还能攒下对就业有用的人脉和经验,比瞎忙四年强太多。

今天就推荐 4 个 “对就业最有帮助” 的部门,讲清楚每个部门的 “隐藏价值”,帮大一新生避开 “无效加部门” 的坑,选对方向为就业铺路。

一、宣传部:练会 “新媒体硬技能”,毕业能直接对接市场岗、公关岗

很多人觉得宣传部就是 “画海报、发公众号”,没什么技术含量,其实现在的宣传部早就成了 “新媒体技能训练营”,练会的本事直接能写进简历,HR 看了都眼前一亮。

宣传部的核心工作不只是做宣传,而是 “用内容触达人”:要学公众号运营(写推文、做排版,比如用秀米、135 编辑器)、短视频剪辑(剪活动花絮、做宣传视频,用剪映、Pr)、设计(做海报、易拉宝,用 PS、Canva),甚至要懂点数据分析(看公众号阅读量、短视频播放量,调整宣传策略)。

比如组织一场校园歌手大赛,宣传部要写预热推文、剪选手采访视频、做现场直播,一套流程下来,相当于提前做了一次 “完整的新媒体项目”。

这些技能对就业的帮助太实在了:想做新媒体运营,简历里写 “运营学院公众号,3 个月涨粉 2000+,单篇推文最高阅读量 5000+”,比空说 “会做新媒体” 管用;想做市场策划,剪视频、做设计的能力能帮你快速出宣传方案;就算想做公关,写推文练出的文字功底,能帮你写新闻稿、发言稿。

而且宣传部会对接学校新媒体中心、校外媒体机构,说不定做活动时就能拿到实习推荐,比其他部门更容易接触到传媒圈资源。

二、组织部:锻炼 “组织协调能力”,考公、做行政、管项目都吃香

组织部常被误以为 “只搞思想教育,没实际用”,其实它是 “管理能力的练兵场”,练出的本事不管是考公、做行政,还是搞项目管理,都能直接用得上。

组织部的工作核心是 “把复杂的事理顺”:要组织团课、志愿服务、大型会议(比如新生开学典礼、团代会),还要管理全院团员信息、协调各班级团支书。

比如组织一场几百人的志愿服务活动,要提前踩点场地、分配志愿者任务、对接社区负责人,还要应对突发情况(比如有人临时请假、天气突变)。

整理团员信息时,要核对几百条数据,确保没遗漏、没错误。这些事看着琐碎,却能练出流程规划、人员协调、应急处理的能力 —— 这些能力在企业做行政岗(安排会议、管理后勤)、项目管理岗(推进项目进度、协调团队),或者考公后做基层治理(组织社区活动、处理居民事务)时,都是核心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组织部能对接团委老师、各学院团支书:团委老师是学校的核心管理人员,可能会有企业合作的实习机会(比如政府部门的见习岗、国企行政岗);各学院团支书来自不同专业,以后找跨专业实习、了解其他领域信息,都能搭上线。

比如想考公,团委老师能给你讲备考经验、推荐学习资料;想找行政实习,说不定团支书的家人就在企业做行政,能帮你内推。

三、外联部:练会 “沟通谈判本事”,销售、商务岗直接赢在起跑线

外联部是 “最接地气的部门”,很多人怕 “拉赞助被拒绝” 不敢去,其实这份经历能练出 “职场刚需的沟通谈判能力”,不管以后做销售、商务拓展,还是市场对接,都能比别人快一步。

外联部的核心工作是 “找资源、谈合作”:要去和学校周边的商家(奶茶店、书店、健身房)、企业(教育机构、本地企业)谈赞助 —— 比如给商家做宣传(贴海报、发优惠券、活动冠名),换活动经费或物资。

这个过程超锻炼人:要提前做功课(了解商家需求,比如奶茶店想提升客流量),要设计合作方案(怎么帮商家宣传,能带来多少客源),还要谈判细节(比如赞助金额、宣传方式),被拒绝了还要调整方案再试。

这些经历能练出 “换位思考、说服别人、解决问题” 的能力 —— 比如怎么一句话抓住商家兴趣,怎么在不损害双方利益的前提下达成合作,这些都是销售、商务岗最看重的本事。

而且外联部能接触到 “校外职场人脉”:谈赞助时认识的商家老板、企业负责人,说不定会给你实习机会(比如觉得你沟通能力好,邀请你去做市场推广);就算没直接拿到实习,和这些人聊天也能了解行业情况(比如教育机构怎么招生,本地企业怎么运营),比闷在学校里更懂职场。

以后找工作时,简历里写 “成功为 3 场校园活动拉到总计 1 万元赞助,合作商家 5 家”,HR 会觉得你 “能做事、会沟通”,比没经验的应届生更有优势。

四、学习部:攒下 “学术人脉资源”,考研、做教育、搞科研都有助力

学习部常被觉得 “太学术、没就业用”,其实它是 “学术圈的敲门砖”,不管以后想考研、做教育,还是进科研机构,都能帮你攒下关键资源。

学习部的核心工作是 “搭学术桥梁”:要组织辩论赛、学术讲座、考研分享会、四六级辅导,还要对接任课老师、校外学术大咖、优秀学长学姐。比如邀请教授做学术讲座,你能和教授一对一沟通,请教专业前沿问题(比如 “我们专业考研哪个方向前景好”),说不定教授会推荐你去实验室做项目,或指导你写论文;组织考研分享会,能和考上 985/211 的学长学姐取经,拿到备考资料、了解目标院校的复试重点;甚至帮老师整理学术资料,能提前接触到专业核心知识(比如课程论文怎么写,科研项目怎么开展)。

这些经历对 “学术相关就业方向” 太重要了:想考研 / 保研,教授的推荐信、实验室经历能帮你加分;想做教育(比如培训机构老师、中小学老师),组织考研辅导、辩论赛的经历,能证明你 “会讲课、会组织学术活动”;想进科研机构做学术助理,整理学术资料、对接教授的经验,能让你快速上手工作。

而且学习部的人脉都是 “同领域的优质资源”,比如学长学姐考上目标院校后,能帮你打听导师情况;教授有科研项目缺人时,会优先想到你。

给大一新生的 3 个选部门建议

1.别跟风选 “热门部门”,看 “就业方向”:想做新媒体、市场,选宣传部;想考公、做行政,选组织部;想做销售、商务,选外联部;想考研、做教育,选学习部,按目标选部门,才不算浪费时间。

2.别只 “混经历”,要 “攒成果”:在宣传部就做出爆款推文,在组织部就办好一场大型活动,在外联部就拉到多少赞助,在学习部就组织几场有影响力的讲座,这些 “具体成果” 比 “我加过某某部门” 管用 10 倍。

3.多 “主动链接人脉”:别只做事不说话,和部门学姐学长、对接的老师多交流,比如问学姐 “这个行业怎么找实习”,请老师 “推荐学习资源”,人脉不是等出来的,是主动聊出来的。

学生会不是 “可有可无的经历”,选对部门、认真做事,能帮你提前练会职场技能、攒下有用人脉,比别人早一步适应就业市场。

大一新生别犹豫,按自己的就业目标选对部门,四年后你会感谢现在的选择!

来源:永生自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