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一枚饼干大小、能“听懂”大脑疾病信号的智能脑起搏器和比铅笔芯更纤细、可以精准“定向调控”的电极被植入体内,帕金森病患者颤抖的肢体恢复了平静,迟钝的身体变得灵活,被疾病打乱的人生重返正轨。
当一枚饼干大小、能“听懂”大脑疾病信号的智能脑起搏器和比铅笔芯更纤细、可以精准“定向调控”的电极被植入体内,帕金森病患者颤抖的肢体恢复了平静,迟钝的身体变得灵活,被疾病打乱的人生重返正轨。
这不是科幻片里的场景,而是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室里的日常。近日,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被帕金森病困扰8年的患者实施“可感知+方向性”脑起搏器手术,这项代表全球帕金森病治疗领域前沿水平的技术为帕金森病患者带来了更安全、精准、个性化的治疗新选择。
作为我国功能神经外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医学中心副主任、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毛之奇教授主刀了此次手术。毛之奇教授的加盟,提升了科室团队在疑难危重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诊疗能力,打造尖端技术和多学科协作的核心竞争力,助力中心建设成“国际一流、患者首选、创新引领”的神经疾病诊疗高地。
“这台手术的成功开展,是我们向‘精准功能神经外科’目标迈进的关键一步,证明了我国在神经调控技术领域已具备驾驭国际前沿技术的能力,也能为复杂病例提供个体化解决方案。”
毛之奇教授在术后表示,引进顶尖技术的根本目的是让受困于冻结步态、剂末现象、严重异动等难题的帕金森病患者重获有质量的生活,而大脑感知技术带来的客观疾病数据积累与洞察,不仅能指导个体化治疗,更能为临床研究和疾病本质探索提供宝贵依据。
脑起搏器(DBS),专业医学术语为“脑深部电刺激”,是一种广义上的“脑机接口”技术。医生在患者胸部皮下植入刺激器,在大脑中植入电极,发射电脉冲刺激脑深部的特定核团,进而达到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目的,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帕金森病首选外科疗法。
此次手术采用的“可感知+方向性”脑起搏器,被誉为新一代“智能电子药”,其革新性体现在两大方面:
大脑感知技术:实现了帕金森病的智能交互治疗,被国际权威学术杂志《自然》评价为“第一次真正打开了大脑的一扇窗口”,在发射治疗电脉冲的同时,感知并记录患者脑内异常的脑电信号并加以智能算法分析,为医生的治疗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和重要参考,从而向患者提供更精准、个性化的治疗,并根据疾病进展和患者需求变化调整治疗策略。未来可升级至闭环刺激治疗——脑起搏器能根据患者实时病情自动调整参数,实现“按需治疗”。
方向性电极:实现方向性刺激,通过独特的1-3-3-1圆角分段式八触点设计来自由调整刺激方向,独立控制触点电流,从而精准治疗目标核团,避开无需刺激的大脑部位,降低言语含糊、肢体麻木等副作用风险,实现“疗效最大化,副反应最小化”,如同从“粗放灌溉”升级为“精准滴灌”。
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多学科的精密协作。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影像科和麻醉科手术室形成高效联动,各方紧密配合,为手术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
此次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外科的技术突破,不仅标志着科室在功能神经外科领域的领先地位,更推动我国帕金森病治疗向“个体化精准治疗”迈进。
未来,团队将依托医院平台深化多学科协作,打造一流的神经系统疾病诊疗中心,聚焦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病和探索抑郁症、强迫症等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让先进医疗技术惠及更广泛患者群体。
本文指导专家简介
毛之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医学中心副主任,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知名专家。
原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301医院)神经外科知名专家,神经外科医学部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在临床工作中通过使用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患者2000余例,促进帕金森病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开展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其它运动障碍性疾病300余例如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特发性震颤、舞蹈症等,利用神经调控促进运动肢体协调性运动。开展癫痫的外科多模态手术治疗包括切除,SEEG引导下热凝、神经调控(VNS和DBS)。开展全国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如痉挛性斜颈脑深部电刺激的RCT研究(PAST-CD),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的基础研究和临床一期研究,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调控治疗研究,难治性抑郁神经调控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等。
擅长:帕金森病、癫痫、脑血管病、肌张力障碍(全身性、梅杰综合征等)、斜颈、手抖震颤、面肌痉挛、疼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颈肩腰慢性痛等)、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积水等)、脑静脉性病变(脑鸣、头痛等)、卒中后遗症(脑梗塞,脑出血)、脑外伤后遗症、抽动症、舞蹈症、棘红细胞增多症、强迫症、记忆障碍、抑郁症、酒精成瘾、脑外伤、糖尿病足等擅长在精细脑外科手术中综合使用机器人、术中核磁、术中导航、神经电生理、立体定向、显微外科、虚拟现实等多种现代高科技技术,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学术任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二届医疗器械分类技术委员会医用康复器械专业组委员,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用户界面分技术委员会委员(TC28/SC35),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组织器官损伤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脑认知与神经调控研究组首席专家,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3D打印技术分会常务委员,《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副主编,《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编委。
门诊信息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门诊地点:北京世纪坛医院门诊楼4楼神经外科(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铁医路10号)
编辑:于航
视频:于航
撰稿:高洪刚
监审:高洪刚
来源:开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