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大熊猫国家公园汶川管理总站联合国有林场水磨管护站、三江镇林业工作站,组织女子巡护队赴三江镇席草村、草坪村开展图斑核查、日常巡护及生态宣教综合行动,以“实地+科技”相结合的方式筑牢生态保护防线。
近日,大熊猫国家公园汶川管理总站联合国有林场水磨管护站、三江镇林业工作站,组织女子巡护队赴三江镇席草村、草坪村开展图斑核查、日常巡护及生态宣教综合行动,以“实地+科技”相结合的方式筑牢生态保护防线。
在席草村烂海子区域,针对前期卫星遥感监测反馈的疑似违规图斑问题,巡护队采用“地面踏查+无人机航拍”的双重核查模式,对整改区域进行全方位、多维度验证。经实地勘查,该区域自完成整改以来严格落实管护措施,植被恢复状况良好,新生草木长势葱郁,未发现新增破坏生态行为,充分展现了生态修复工作的实效性。
在草坪村避暑游客集中区域,巡护队通过发放《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条例》解读手册、现场讲解汛期安全避险技巧等形式,向过往游客及当地群众重点普及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政策法规、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森林防灭火要点及汛期自然灾害防范措施。活动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余份,覆盖避暑游客、村民等群体15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在完成宣教任务后,巡护队深入大熊猫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开展常态化巡护作业。重点对区域内界碑、界桩等标识设施进行逐一核查,确保地理边界清晰可辨;同步排查巡护路线上的火灾隐患、非法入区痕迹及野生动物活动线索,及时劝返试图违规进入核心区域的游客10人次。此次巡护进一步强化了园区日常监管力度,为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提供了坚实保障。
本次联合行动通过“核查—宣传—巡护”一体化作业模式,实现了生态保护问题动态清零、法规政策精准普及、园区管理规范提升的多重目标。下一步,汶川管理总站将持续完善“科技监测+人工巡查+公众参与”的立体化保护体系,为大熊猫国家公园汶川园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功能提升提供更坚实的实践支撑。
本文来自【绿色四川】,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