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怎么说呢,最近汽车圈最炸裂的消息之一,就是智界品牌正式独立运作 这个事儿,说白了,奇瑞这波直接给华为打了个措手不及。其实吧,智界最初2023年9月才官宣成立,当时大家都觉得这是华为和奇瑞强强联合,背靠大厂,肯定有戏。到11月S7上市,24.98万起步,34.9
“智界智界独立不累,奇瑞华为各有心扉”
怎么说呢,最近汽车圈最炸裂的消息之一,就是智界品牌正式独立运作 这个事儿,说白了,奇瑞这波直接给华为打了个措手不及。其实吧,智界最初2023年9月才官宣成立,当时大家都觉得这是华为和奇瑞强强联合,背靠大厂,肯定有戏。到11月S7上市,24.98万起步,34.98万封顶,网上一度讨论热度拉满。可是,市场表现。。。怎么讲,好像没有大家预期那么炸裂,尤其是问界一路高歌猛进,智界却仿佛有点卡壳。就是说,品牌认知确实没那么快打出来。奇瑞和华为也都看明白了,必须来一场彻底地战略升级,才有可能撬动新能源市场的下半场。
具体到外观设计,智界S7其实辨识度很高。你看那个前脸,宽体低趴的风格,封闭式格栅+贯穿灯带,科技感拉满,侧面线条收得很利索,溜背造型+大尺寸轮圈,整个运动化氛围直接拉到顶。不过说真的,有人觉得这设计像特斯拉,也有人觉得有点蔚来的味儿,怎么说呢,这个审美见仁见智。车身尺寸方面,记得没错的话,S7长宽高分别是4971/1963/1474mm,轴距2950mm,空间表现那是相当有优势。轮胎规格最大到21寸,匹配低风阻轮圈,空气动力学数据。。。官方说风阻系数只有0.203Cd,真的很夸张,这个数据已经媲美豪华品牌纯电轿车。配色方面也很大胆,冰川蓝、星云灰啥的,超级有质感。就是说,外观绝对够派头,开出去有面儿!
内饰配置这一块,智界S7玩得很花。首先,座舱科技感直接拉满,中控台采用大面积软包+金属饰条,质感很精致,仪表盘是全液晶的,尺寸记得是12.3英寸。中控屏嘛,15.6英寸悬浮式大屏,内置HarmonyOS智能座舱系统,交互体验怎么说呢,就是很丝滑,响应速度快,语音识别灵敏。座椅是真皮+打孔工艺,还配备座椅加热、通风、按摩,连后排也没落下,这个舒适性说实话挺讲究。音响系统用的HUAWEI SOUND,环绕立体声,低音表现。。。emm 说白了就是很震撼。细节方面,全车多色氛围灯、无线充电、后排独立空调、自动香氛系统啥的都有,配置堆得很满,就是说,豪华感直接给你拉到位。讲真,内饰直接破防了,体验感超级到位。
动力系统部分,智界S7的参数也是够硬核。分为单电机和双电机四驱两种,单电机最大功率215kW,峰值扭矩360N·m,零百加速6.5秒左右。双电机版本更猛,最大功率365kW,扭矩679N·m,零百加速4秒出头。就是说,这个动力。。。真的yyds,推背感直接给你拉满。三元锂电池组容量最大82kWh,CLTC续航最高700km,快充30分钟可补电450km,补能效率很高。底盘采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调校偏运动化,开起来支撑性很好,过弯侧倾抑制得很到位。转向手感呢,电子助力调得比较轻盈,低速好操作,高速稳重。NVH静谧性做工也挺细腻,风噪胎噪都压得很低,开长途也不累。就是说,这套动力和底盘,真的是很有质感,媲美豪华纯电轿车,开起来就像。。。emmm 很顺滑那种感觉。
不过啊,技术升级这一波才是真正的亮点。8月7号,奇瑞和华为签了智界2.0战略协议,安徽智界新能源正式独立出来,由奇瑞全资控股。就是说,华为不再背锅,奇瑞自己扛大旗,大家各玩各的。这波操作其实蛮关键,智界拿到独立法人资格,财务、营销、研发完全自主,效率会高很多。投资也是超级大手笔,说是未来投入超100亿元,团队扩到5000人。再说,华为核心团队直接输送到智界,余承东亲自带队,供应链、造型、品控的专家都来了,等于说把问界那套成熟经验直接嫁接过来。产品迭代节奏也提速,今年下半年就要上新款S7和R7,最新华为ADS4智能驾驶系统、外观和座舱全面升级,辅助驾驶硬件也会更新。不仅如此,上海、深圳双设计中心+芜湖松山湖研发基地,创新能力爆棚,技术壁垒做得很高。讲真,这节奏直接向特斯拉和小鹏看齐,冲高端的野心很明显。
市场表现方面也开始有点起色。新款S7、R7小订开启1小时,订单破万,这个数据其实挺能说明问题。奇瑞把智界定为"第一优先战略项目",资源不设上限,甚至暂停星纪元MPV,把团队全拉来搞智界。就是说,奇瑞这次是真正ALL IN了,压力和动力都在这儿。华为主导产品定义、销售服务一体化,渠道和品牌背书都很硬核。不过,大家其实最关心的还是后续能不能打破品牌天花板。毕竟问界热销的经验能不能完全复制,还得看智界团队怎么调校产品力。说白了,豪华感和科技感都得做得比同级别更极致,否则消费者可能还是会犹豫。
总体来看,智界独立出来其实是大势所趋,既解决了华为“背锅”问题,也给奇瑞更大自主空间。技术、资本、人才全线升级,产品力和品牌力都有望再上一个台阶。怎么说呢,这波操作是豪赌也是机会,能不能真正打破新能源市场瓶颈,现在还难下结论。你觉得智界独立后,这个品牌会不会迎来爆发?大家觉得,这场华为和奇瑞的新博弈,谁会是最后赢家?
来源:IACA汽车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