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二中分校:卓师引领,“育”见未来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0 18:01 1

摘要:2025年,青岛二中分校教育教学成果再传捷报,多名学生被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中考录取分数线连续3年大幅提升,今年更是比一段线高出31.5分……

2025年,青岛二中分校教育教学成果再传捷报,多名学生被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中考录取分数线连续3年大幅提升,今年更是比一段线高出31.5分……

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一支“卓师”团队,正是他们以专业、爱心与坚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卓尔不凡”,铺就教师成长路

“第一次站在讲台时非常忐忑,是学校的‘青蓝工程’帮我站稳了讲台。”说起自己的成长,入职5年的语文教师王韵涵满是感激。原来,学校为她配备了经验丰富的导师——语文教研组组长张舒。每周,张舒都会听王韵涵的课,从课堂节奏把控到解题思路讲解,逐一细致指导。在导师的帮助下,王韵涵成长迅速。近几年,她斩获青岛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获评青岛市优课,成为青岛市教坛新秀。

同样受“青蓝工程”滋养的还有教师徐文君。刚入职时,她获得教学师傅贺方玲与德育师傅任淑燕的双指导,如今已从新手蜕变为骨干。

王韵涵和徐文君的成长是青岛二中分校分层培训体系高效育才的生动缩影。为了让每位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成长路径,学校构建了覆盖新教师、骨干教师、名师的全周期培养机制。

在学校层面,以“青蓝工程”为新教师配导师,开展教育教学基本功和德育工作培训;“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通过课题研究、教学竞赛等方式提升骨干教师能力;“名师工作室”则充分发挥省、市级名师的引领作用,开发优质课程资源,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在教研组层面,用“师徒结对”为新人制定个性化成长计划,定期组织教学展示与汇报;为骨干教师搭建高层次展示平台,鼓励教师参与区、市级教研,发挥名师示范作用,带动全组进步。

“卓心育人”,点亮学生成长路

在青岛二中分校,“卓师”的核心标准不仅是“教得好”,更在于“育得优”。教师们以“卓心育人”为理念,尊重学生独特性,用爱心、耐心与责任心,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与“守护者”。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我们用心发现他们的光芒。”这是张舒的教育理念。此前,她班上的一个学生对文化课缺乏兴趣,逐渐自暴自弃。一次阅读课上,张舒发现该生声音清亮、富有感染力,具备播音主持潜力。课后,她联系学校播音主持校本课专业老师,共同为学生评估,结合其兴趣特长勾勒出“艺术高考”成长路径。

明确目标后,这名学生重拾学习热情,专业课突飞猛进,文化课成绩也稳步提升,最终考入理想艺术院校。这样的故事在学校并非个例,班主任们通过日常观察、谈心谈话、学业分析,为学生制定个性化成长规划,让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

而在教师个人层面,学校鼓励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阶段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参加培训、记录心得等方式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积极探索教学创新,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研究成果。

“卓力共进”,打造名师引领路

单个教师力量有限,唯有形成团队合力,才能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为此,学校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让优质资源辐射全校。

王涛名师工作室便是典范。该工作室由8名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围绕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科教学创新,构建完善培养体系:为成员制定“一人一策”发展规划;定期聘请专家指导;聚焦“新课标解读”“高考命题趋势分析”等课题开展研究;组织公开课打磨教学技能。此外,工作室还承担校本培训任务,通过专题讲座、教学研讨和个性化辅导,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该工作室成员孙丽娜老师在2025届高三历史教学中,创新“主题+时序”复习模式,以历史主题串联事件,结合时间顺序梳理脉络,助力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这一模式紧扣高考要求,让学校历史学科成绩位列全市前茅,其教学方法也在全校历史教师中推广。

如今,青岛二中分校已形成“老带新—中坚强—青年优”三级梯队教师结构。青岛二中分校党委书记法少鹏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卓师”品牌建设,完善分层培训体系,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专业高超、行动高效、业绩高升的教师团队,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青岛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欣欣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