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巨头甲骨文(Oracle)公司公布了最新财报,在总收入和每股收益都略低于市场预期的情况下,股价竟然在盘后交易中一度暴涨近30%。
前天晚上有个大消息,炸翻了整个科技圈。
科技巨头甲骨文(Oracle)公司公布了最新财报,在总收入和每股收益都略低于市场预期的情况下,股价竟然在盘后交易中一度暴涨近30%。
这是什么概念?甲骨文本身就是个6000多亿美元的巨头,一晚上涨出了一个中国石油的市值。
先来看数据,财报本身平平无奇,真正引爆市场的,是它的RPO(剩余履约义务)。
说通俗点,就是已经签了合同、但还没收钱的未来收入。
甲骨文的RPO,从之前的1380亿美元,直接跳涨到了惊人的4550亿美元!
短短一个季度,新增了超过3000亿美元的订单,这几乎相当于全球软件老大微软一年的收入。
实话实讲,这已经不是超预期了,这是在明着告诉全世界:AI的基础设施需求,大到无法想象。
这么大的订单是谁给的?
圈里传得最凶的就是OpenAI、谷歌这些头部大厂。
其实是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甲骨文用一份创纪录的合同,把自己的商业模式从传统软件商,硬生生扭转到了为AI提供算力基础设施的GPU数据中心运营商。
这就是甲骨文暴涨的根本原因,也是给A股投下的一颗重磅信号弹。
在这种全球AI需求井喷的宏大叙事下,我们前期调整比较充分的光模块、CPO、算力方向,逻辑一下子就清晰起来了。
之前市场有些杂音,看到部分企业业绩增速放缓,就断定行业需求见顶。
是真的吗?最近看了几个投研机构的研报,发现当前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根本不是需求萎缩,而是供给侧遇到了瓶颈。
无论是800G、1.6T这些高端产品的产能爬坡,还是上游核心激光器芯片的短缺,都在限制订单交付。
与此同时,我们国内厂商的护城河,远比想象的要宽。
有些头部公司已经深度绑定了全球顶级客户,联合研发硅光等前沿技术,近30%的净利润率就是最好的证明。这种优势,很难被轻易颠覆。
看懂这个,就知道之前的下跌,不是产业逻辑出了问题,而是典型的筹码问题。
翻滚的牛市里,筹码总要交换。
当AI时代把光模块的科技属性拉满,估值逻辑就该从周期转向成长。
据预测,到2027年,光模块的市场空间仍能实现50%的同比增长。
目光放长远些,我们正处在一个由AI驱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大浪潮中。
当然,老美那边的AI热火朝天,我们这边的国产替代更是一刻都不能停。
这两天,工信部开了个“十五五”规划座谈会,请来了小米、智元机器人、中国稀土这些企业,明确提出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话讲得很明白,我们不可能坐视美国人拥有AI霸权。
这不,长江存储三期上周刚刚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高达207.2亿元,目标是到2026年底把全球NAND市场份额干到15%。
另一边,昨天大恒科技公告,要砸6个亿在上海搞半导体辅助设备。
这些动作背后,都是同一个逻辑:破而后立,破对美依赖、立中国芯。
这是我们科技战的必由之路。
说到科技,就必须聊聊昨天凌晨的苹果发布会。
库克这次一反常态,把牙膏挤了一整管,iPhone 17系列全系上了120Hz高刷屏,还搞出了个史上最薄的iPhone Air。
为什么一向刀法精准的库克,这次这么大方?
答案很简单:苹果怕了。
2025年上半年,全球高端手机市场,苹果的份额在被华为、小米们快速蚕食。
尤其是在我们国内,苹果二季度市场份额已经掉到第五。
所以库克不得不拿出点真东西来稳住基本盘。
但实话实讲,除了芯片,什么大电池、VC散热板,这些升级在国内安卓厂商面前,基本都是玩剩下的。
全球资本市场也不买账,发布会后苹果股价应声下跌。
本质上,市场最看重的是苹果的AI功能,但国行版Apple Intelligence至今没消息,海外的Siri增强版也一再“跳票”,这才是苹果真正的软肋。
不过,这次苹果取消实体SIM卡,全面推行eSIM,倒是实实在在给我们的三大运营商送了个助攻,中国联通今天盘中大涨就是最好的证明。
说到底,还得感谢国内品牌的穷追不舍,不然库克也不会收起刀法,释放出这点“诚意”。
从全球科技巨头到国内产业政策,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一条主线:以AI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加速,而自主可控是我们在这场革命中必须守住的底线。
回到国内,宏观层面也释放了有意思的信号。
昨天上午统计局公布了8月份的物价数据,CPI同比下降0.4%,说明消费需求还是偏弱。
但是,PPI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了0.7个百分点,这是今年3月以来首次收窄。
这个数据怎么解读?一句话总结:反内卷,见效了。
PPI的回暖,主要就是煤炭、钢铁这些工业品价格稳住了。
这说明我们从7月份开始搞的反内卷,通过市场化、法制化的手段治理无序竞争,已经开始在供给端起作用了。
昨天,工信部联合六部门又发了个文,要专项整治汽车行业的网络乱象,什么“黑公关”、“拉踩”引战,都要重点打击。这都是反内卷政策的延续和深化。
供给端在优化,需求端怎么办?
现在消费还是偏弱,所以我们看到巨头们也在寻找新的战场。
阿里昨天就正式发布了“高德扫街榜”,宣布要砸10个亿以上的补贴,鼓励用户到店消费,这显然是冲着美团来的。
巨头们卷起来,老百姓得实惠,对激活消费总是好事。
最后再说两句大盘。
昨天指数探底回升,全天振幅不大,最终沪指涨了0.13%,创业板指表现不错,涨了1.27%。
两市成交额继续萎缩,勉强守在2万亿下方,只有1.98万亿。
缩量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多空双方在这个位置都很谨慎,谁也没有发动总攻的决心。
多头拉不上去,空头也砸不出恐慌盘,市场就陷入了这种最磨人的震荡拉扯。
盘面上,AI产业链在调整几天后,昨天又回来了,工业富联、胜宏科技这些票走得很强,显然是受到了甲骨文业绩的刺激。
而锂矿、电池这些板块跌幅居前,主要是宁德时代宜春锂矿复产的消息,让市场担心供给增加。板块轮动非常快。
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要保持冷静。
我之前就判断过,指数涨到这个位置,赚钱最舒服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现在市场陷入震荡,千万别什么涨就追什么,那样钱亏得很快。
我的判断是,A股两融余额虽然创了历史新高,但杠杆结构比2015年健康得多,整体风险可控。
现在的震荡,是牛歇脚,在交换筹码。
抓牢AI国产替代这条主线,利用盘中波动,在低位布局,才是当下唯一的解法。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
来源:菁菁看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