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染发会致癌吗?研究发现:爱黑色染发剂最危险,有6点需注意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1 12:22 2

摘要:染发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身边三十岁以上的女性里,一半都在染发,另一半还在路上。而现在,年轻人也不甘示弱,什么法式焦糖、奶茶棕、冷萃灰,颜色换得比恋爱对象还勤。

染发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身边三十岁以上的女性里,一半都在染发,另一半还在路上。而现在,年轻人也不甘示弱,什么法式焦糖、奶茶棕、冷萃灰,颜色换得比恋爱对象还勤。

但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染发的人越来越多,关于“染发致癌”的讨论,也越来越密集了。

这不是哪家自媒体的危言耸听,而是真有研究在提醒我们:长期染发,尤其是频繁使用深色染发剂,确实存在潜在致癌风险。今天就把这个问题掰开揉碎讲清楚,别等哪天体检报告上多了个结节,才开始后悔。

先说最扎心的结论:黑色染发剂,是目前被多项研究点名“最有问题”的颜色之一。

有项发表于《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的研究就指出,长期使用深色染发剂的女性,其患上非霍奇金淋巴瘤(一种免疫系统相关癌症)的风险明显升高;而另一项发表在《癌症流行病学》杂志的流行病调查也发现,使用黑色染发剂超过10年的人群,乳腺癌风险升高了23%。

不是说染一次就出事,但问题是,没有人只染一次。

染发剂里的“致癌嫌疑分子”,主要是苯胺类化合物。这个词听着陌生,其实它广泛存在于深色染发产品中,尤其是黑褐色那一挂。它们进入身体后,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在肝脏代谢过程中转化为亚硝胺类物质,而这类物质,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早就列入“可能致癌物”的名单里的。

再讲得直白一点:你染头发的时候,不仅仅是颜色变了,还有一群看不见的化学分子,悄悄在皮肤表层“打洞钻进去”。

这里插一句,很多人以为“植物染”就安全了,真不是。市面上90%以上号称“植物染”的产品,实际成分表里依然含有对苯二胺,只是比例低一些而已。真正纯植物染,不可能一染就黑,也不可能三天不掉色。别被骗了。

那是不是说所有染发剂都不能用了?也不是这么绝对。关键在于——频率、颜色、方式、体质,这四个变量,决定了你染发后可能承担的健康风险。

第一关:频率越高,风险越大。每月一次,和一年两次,不是一个量级。皮肤长期暴露在染发剂环境中,角质层的屏障功能会变弱,化学物质渗透更快

有些人还喜欢边染边加热,开着蒸汽帽,那简直是给致敏分子开绿灯。建议:别超过每年5次,这是目前多项研究建议的相对“安全染发频率”。

第二关:越黑越危险。原因在上文已经提过,不赘述。黑色染发剂,为了覆盖率,通常苯胺含量更高。如果非染不可,建议偏浅或偏自然色,如茶棕、栗棕,化学成分相对温和。

第三关:染发前的“头皮状态”千万不能忽视。头皮有伤口、刚做完烫发、或者刚去角质、刚洗完头,通通不适合染发。头皮屏障一旦受损,化学物质的渗透速度是正常状态的3~5倍。

有个真实案例,一个30岁护士染发当天正好头皮有点发痒,没当回事,结果染完头发不到一小时,全身起红疹、眼睛肿得睁不开,急诊直接送去抢救——过敏性休克。

第四关:染发后的护理,远比你想象中重要。很多人染完就完事,最多抹点护发素。但染发后的48小时,头皮仍在吸收残留化学物。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清洁、修复,残留物可能反复刺激皮肤,甚至引发慢性皮炎或色素沉着。

建议:染发后两小时内清水彻底冲洗,48小时内避免高温、暴晒、洗头。可以选择含有神经酰胺烟酰胺成分的头皮修护精华,帮助加强屏障。

第五关:家族病史不能忽略。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特别是乳腺癌、淋巴瘤、高敏体质,如果你在染发这条路上走得太“野”,风险可能放大好几倍。医学上,这叫做“高危人群染发敏感性增强”。这类人建议:尽量减少接触染发剂,必要时做皮肤敏感性测试。

第六关:别轻信网红“无毒染发”宣传。很多微商、直播间、代购,打着“纯天然”“无刺激”“孕妇可用”的幌子卖染发剂。真相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目前尚未批准任何一种“天然无毒染发剂”作为孕妇专用产品。无论成分怎么包装,只要改变发色,就有可能涉及苯胺衍生物。

再补充一个现实细节:理发店的染发操作习惯,也影响你的健康。很多小店为了让颜色“更持久”,会延长染膏停留时间,甚至反复上色,这等于人为加大皮肤暴露时间。

作为医生,我们在临床上真的见过太多因为染发引起问题的患者。从轻微的接触性皮炎、头皮红疹,到严重的淋巴结肿大、慢性荨麻疹,甚至个别疑似诱发肿瘤的病例,都不是危言耸听。

染发,并不是绝对不能做。但你得知道,这是一场“可控风险”的选择,而不是“无害美容”的日常。

写到这里,其实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给那些已经染了十几年的中年女性的:你没有错,想要美、想遮白发、想保持体面,都是人之常情。请不要放弃了解染发背后的科学真相,因为你还有身体要顾,还有未来要活,还有孩子要带。

爱美没有错,但别拿健康做代价。染可以染,但要聪明地染,安全地染,必要时,学会偶尔放过自己。

白发不是病,也不是丢脸,它只是一种“时间的表达方式”。如果哪天你愿意让它自然地长出来,反而是一种勇敢。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李亚平.长期染发与乳腺癌风险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1,55(11):1342-1347.
[2]张晓红.染发剂与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6):556-559.
[3]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染发剂安全性评估及监管指南(2022年版)[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22(4):15-21.

来源:任医生谈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