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平时以 "吃瓜第一线"自居的自媒体账号,详细描述了 "聚餐后反锁房门"" 清晨被发现 ""兜里有两块劳力士" 等细节,甚至提到 "警方排除刑事案件",让不少网友瞬间慌了神。
9月11日清晨,一条消息像冰锥刺穿了无数人的早晨:"古装美男于朦胧坠楼身亡"。
这个曾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仙气飘飘的白真上神,怎么会突然以这样惨烈的方式登上热搜?
从早上的扑朔迷离到傍晚的官方确认,这 16 个小时里,网络上的剧情比他演过的任何古装剧都要跌宕起伏。
一、清晨的 "死亡通告":从匿名爆料到全网震动
9 月 11 日清晨 7 点多,不少人的朋友圈突然被一条消息刷屏:"名侦探小宴" 爆料称 37 岁演员于朦胧凌晨坠楼身亡。
这个平时以 "吃瓜第一线" 自居的自媒体账号,详细描述了 "聚餐后反锁房门"" 清晨被发现 ""兜里有两块劳力士" 等细节,甚至提到 "警方排除刑事案件",让不少网友瞬间慌了神。
更让人震惊的是,有网友发现,早在 7 点 23 分,于朦胧的维基百科页面就被人悄悄修改,职业栏后面硬生生加上了 "(1988-2025)" 的标注。这个由境外代理 IP 匿名修改的词条,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网络上激起层层涟漪。短短十分钟,# 于朦胧维基百科显示逝世 #的词条就冲上了热搜,阅读量瞬间破亿。
此时的网络瞬间分成了几派:粉丝们在超话里疯狂刷着 "不信谣不传谣",拿着 9 月 10 日晚 9 点 31 分于朦胧微博还在线的截图互相打气;吃瓜群众则翻出他演过的经典角色截图,感叹 "天妒英才";还有人开始深扒爆料里的细节,"带两块劳力士跳楼?这剧情也太不合理了"。
早上 9 点多,记者们的电话开始打爆各个相关部门。常营派出所的民警干脆利落地说 "没这事儿",酒仙桥派出所一听名字就立刻转接,将台派出所的电话则始终无人接听。这种各执一词的回应,让本就混乱的局面更添了几分迷雾。
二、工作室沉默背后:那些被过度解读的 "疑点"
在官方声音缺失的几个小时里,网络福尔摩斯们开始了自己的 "破案" 之旅。有人翻出工商信息发现,于朦胧名下的两家工作室 —— 上海起萌影视和东阳鲜萌影视,分别在 2024 年 11 月和 2025 年 7 月注销了。要知道,他今年还有《临江仙》等作品播出,正当红时注销公司,这操作确实让人生疑。
更有人把五年前的采访视频翻了出来,当时于朦胧提到 "低谷时很郁闷" 的话,被硬生生解读成 "抑郁症伏笔"。其实熟悉他的粉丝都知道,那段时间他是因为拍戏受伤才情绪低落,后来早就调整过来了。这种断章取义的解读,让不少路人都替他捏了把汗。
中午时分,微博上突然热闹起来。有营销号开始卖 "于朦胧最后 16 小时" 的付费文章,某电商平台甚至悄悄上架了 "白真纪念手办",配文写着 "永别了,四哥"。这种趁热度敛财的操作,被网友骂得体无完肤:"人还没确认怎么样,你们就开始吃人血馒头了?"
最戏剧性的是爆料者 "名侦探小宴" 的操作。下午 3 点多,有网友发现他已经悄悄删除了早上的爆料微博,但这时候全网的传播早就收不住了。与此同时,微博官方通报处罚了一个发布阴谋论的账号,说他 "靠编造谣言博眼球",这更让大家对事件真相雾里看花。
三、傍晚的沉重确认:从明星悼念到节目换档
就在大家还在等辟谣的时候,下午 6 点刚过,于朦胧工作室的微博突然更新了。那段不到百字的声明字字沉重:"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告知大家,我们深爱的朦胧,于 2025 年 9 月 11 日坠楼身故。经警方工作,已排除刑事嫌疑。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坚强。"
这条声明像一块巨石投入沸腾的油锅,瞬间让全网安静下来。曾经在《为爱放手》里和他合作过的高泰宇发文:"你的笑容,永远定格在记忆中";合作《明月曾照江东寒》的邢菲先是发了句 "希望是假的",几分钟后又默默删掉。
圈内人的反应也透着无奈。某影视公司工作人员透露:"今天本来要发他的新剧官宣,现在全公司都蒙了,根本联系不上他的团队。" 更让人唏嘘的是央视的节目调整 —— 原定于 9 月 12 日晚播出的《宗师列传》里,于朦胧饰演的中青年柳永戏份,紧急换成了剧集《我们的河山》。
这时候再回头看早上的时间线,才发现很多被忽略的细节:9 月 10 日晚上,他和朋友聚餐时监控显示情绪正常,只是凌晨 2 点说 "有点累想静静" 才独自回房;坠楼点就在卧室窗户正下方,手机还遗落在室内。这些细节拼凑起来,让人心疼又惋惜。
四、流量狂欢过后:我们该记住什么?
事件发酵的这一天里,有个数据特别扎心:带 "蜡烛" 表情的帖子曝光量比平时提升了 340%,而 "求辟谣" 的评论只占 12%。这意味着大多数人在情绪的驱使下,已经忘记了 "等待官方通报" 这个最基本的原则。
维基百科后来紧急出台了新规:在世人物词条自动升级 "半保护",修改逝世日期需要双重人工审核。但这显然是亡羊补牢 ——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条错误信息 47 分钟就能传遍全网,而纠正它可能需要整整一天。
于朦胧的离去,让很多人想起了七年前的乔任梁、四年前的崔雪莉。每次类似的事件发生,网络上都会掀起一轮对 "键盘侠" 和 "流量经济" 的反思,但风波过后一切照旧。就像这次事件中,有人靠卖纪念周边赚钱,有人靠编造阴谋论涨粉,这些行为都在消费着逝者的生命。
现在再打开于朦胧9 月 3 日的微博 ,是张《临江仙》的剧组合照,配文 "江湖再见"。
谁也没想到,这句台词竟然成了谶语。他演过的那些白衣胜雪的古装角色,那些温柔干净的笑容,从此只能留在观众的记忆里了。
截至发稿,警方还没有公布事件的具体原因,我们能做的只有等待真相,以及对生命保持最基本的敬畏。
毕竟在这个信息太快的时代,少一点跟风转发,多一点耐心等待,就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来源:特别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