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线下超点” 引争议:吃相难看,还是创作瓶颈?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1 20:48 1

摘要:9月9日上午,李雪准时打开票务平台,准备抢购某档喜剧综艺在上海的演出票。尽管早已知晓社交平台上对近期各类巡演在演出内容重复方面的争议,她依然抱着“想近距离感受”的心态加入了抢票大战。

“这些巡演是在搞什么‘线下超前点映’吗?”

9月9日上午,李雪准时打开票务平台,准备抢购某档喜剧综艺在上海的演出票。尽管早已知晓社交平台上对近期各类巡演在演出内容重复方面的争议,她依然抱着“想近距离感受”的心态加入了抢票大战。

刚刚过去的2025年夏季,《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2》与《喜剧之王单口季2》火爆出圈,两档节目的线下巡演随即一票难求。但在热度背后,部分线下巡演内容与未播节目、演员个人专场内容重叠的话题,也引发了新讨论。

一票难求与“线下超点”

今年夏天脱口秀演出有多火,看看演出频次就知道:据不完全统计,《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于上海推出了超过10场演出,从7月上海的首演,到8月加演的“姐妹特别场”、“俱乐部特别场”以及“上海站返场”,再到计划中的国庆返场,演出密度相当可观。《喜剧之王单口季》巡回演出同样势头迅猛,自7月中旬在上海首演,系列演出已走过全国多座城市。

脱口秀演出市场的火热还直观体现在演出场地的变化上: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联合灯塔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剧场热门项目和消费趋势洞察”显示,脱口秀在专业剧场演出场次激增,带动脱口秀整体票房显著增长。截至2025年上半年,个人脱口秀专场巡演已累计超千场,超60万观众观看演出。单场500人以上的脱口秀演出达650余场,同比增长8倍有余。

但与此同时,新的争议开始产生。许多热情前往现场的观众发现,部分演员在线下巡演中使用的段子,与后续在节目中播出的内容高度重合。花最高580元的票价看即将免费播出的内容,难免让人觉得不公平,“把已经录好的、马上就要播的段子拿到线下演,对得起观众买的票吗?”有观众形容,从线下观演到线上播出,自己花了大价钱的段子,“保鲜期”居然不到一个星期,“利用这种时间差赚钱,吃相难看!”

行业惯例外的模糊地带

线上或线下演出的段子,到底能不能互通?

曾在脱口秀俱乐部就职的小问明确认为,把已经播出的节目内容再拿到线下商演上用,是绝对禁忌:“脱口秀演出的核心魅力是新鲜感,观众不可能也不会为线上已经播出的内容买单。”

他解释道,将线下开放麦作为线上内容的“试验田”是行业惯例,也是演员和观众之间的默契。“在这些节目录制过程中,演员常常会在线下免费的开放麦进行试演,这对观众来说很有乐趣。尤其是遇到线上节目的人气选手,会有一种‘中奖’的感觉,哪怕之后在节目中再看到,也会觉得很值。”

换言之,真正的争议在于,观众如何看待一个段子在较短时间内先后登上商演舞台和喜剧综艺?

“我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个模糊地带”,小问表示,目前营业性演出内容需要提前报批,全国性脱口秀巡演更需统筹多方面工作,而使用尚未播出的节目内容既能保证演出安全,也能兼顾演出效果。

观众葛小姐认为,“线下超点”对自己而言不是问题,她在线下看过好几个很不错的段子,后来陆陆续续都上了节目,“一个好段子值得被更多人看到,我完全理解演员想最大化它的价值,毕竟创作很难。”她同时强调,线下付费买的是氛围感,“近距离感受演员的情感表达,这种体验是线上不能替代的。”

而观众泡泡则说,“线下超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对脱口秀行业的看法,“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我可能会谨慎地选择看拼盘类的演出。”

让演员专心创作,让观众自主选择

巡演过程中出现“线下超点”,在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脱口秀行业迅速扩张下的创作难题。以往,“线上综艺引流”与“线下巡演变现”之间存在较长的时间差;而最近几年,综艺播出与线下演出几乎是双线同步进行,演员们面临着巨大的创作压力。

“经过几个月高强度的录制,演员们事先储备的段子大多消耗得差不多了,这时候安排他们再去参加线下巡演,很容易遇到瓶颈。”负责综艺节目宣推的陈陈认为,短期的瓶颈可以包容,但从长远的角度看,演员还是应该沉下心来多创作,“我个人见过有的演员连续一两年都在讲旧段子,确实挺让人失望。而且这对他们未来继续在线上打开知名度也是有影响的。”

她同时注意到,目前有越来越多演出在开票前明确提示“内容可能与未播出节目、其他商业演出重复”,她直言这种将选择权交还给观众的做法显然更为负责。“看到观众的争议,尽快作出改进,这就是一种进步吧!”

而对观众而言,购票的心情总是复杂。在超过2.7万人标记“想看”的热度下,李雪最后还是没有抢到她想买的那张票。失落之余,她还是保持着对行业健康发展的乐观态度:“今年两档节目涌现出那么多实力演员,可看的东西还有很多,下次我们试试专场吧!”

来源:周到客户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