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2025年9月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科普月”时,我们不妨把日历往回翻一百年——在那个没有VR眼镜、更不知AI为何物的年代,孩子们的“元宇宙”藏在一册册泛黄的老课本里。让我们循着这些墨香与纸屑,看看百年前的孩子们怎样用铅笔和想象力搭建起对世界的最初科学认知。
当2025年9月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科普月”时,我们不妨把日历往回翻一百年——在那个没有VR眼镜、更不知AI为何物的年代,孩子们的“元宇宙”藏在一册册泛黄的老课本里。让我们循着这些墨香与纸屑,看看百年前的孩子们怎样用铅笔和想象力搭建起对世界的最初科学认知。
01
从生活中认识自然
老课本从日常生活切入,引导大家观察自然现象。《新学制自然科教科书第二册》列举了猫、狗、鸡、鸭、猪等各种常见动物的基本特征和习性,例如:“猪,鼻长,眼睛小,看见水,要洗澡;吃饱了,要睡觉。”
《新学制自然科教科书第三册》以简明清晰的语言介绍日常生活事物或现象:“水能流动,没有一定的形状;天气很冷时,凝结成冰,质硬而滑,比水稍轻,浮在水面上。”短短数语,既讲清了物理性质,又隐含浮力原理。
《小学自然课本初级第八册》中讲到大雷雨的由来:“夏季的天气炎热,近地面的热空气往往很快地上升;所含水汽在空中就很快地成云,又很快地成雨。这种雨的来势很猛,雨点很大并有电光和雷声同时发现,所以叫做大雷雨。”准确描述了强对流天气的形成机制。
02
健康小卫士的百年妙招
百年前的人们也在饱受蚊虫传播疾病的困扰,《新学制常识教科书第三册》第二十二章介绍了蚊的害处:“他吸了病人的血,再来吸无病人的血,很容易把病传到无病人的身上。”
《新学制卫生教科书第二册》给出了预防蚊虫传播疟疾的办法:“先应当杀灭蚊虫的幼虫,庭园里不可使污水停滞;家中窗户,都要造成二层,外层是纱窗,可以防蚊虫飞进屋内。夏天饮水,加些柠檬汁,也可以避蚊虫的螯刺。”时光跨越百年,蚊虫防治的科学理念一脉相承。民国时期提倡的“纱窗防蚊”、“清除积水”等基础方法,至今仍是社区防蚊的重要措施。
《新学制卫生教科书第三册》:“脑是主宰全身的机关;一有障碍,就要害及全身的生活机能。要想求脑的安全,除了休养之外,没有别的好方法。睡眠,当然是休养脑力的好方法。睡眠之后,神经的疲劳就此恢复,精神也就振作起来。”强调睡眠对脑力恢复的作用,符合现代睡眠科学的研究结论。
03
娱乐中的科学原理
科学不一定要高深,它可以藏在玩具里、游戏里。《小学自然课本初级第八册》通过玩具陀螺引入“离心力”的概念:“物体旋转的时候,周围各部分都有脱离中心而向四方飞去的势力,这叫做离心力。陀螺能直立着旋转而不易倾倒,就因有这种离心力的缘故。”
课本还通过竹蜻蜓和纸鸢讲解空气动力学:“竹蜻蜓和纸鸢的能够上升,全靠着空气的抵抗力。放竹蜻蜓时用力搓动那竹柄,和放纸鸢时快快牵引那绳子,都是要引起空气的抵抗力。竹蜻蜓要削成斜面,和纸鸢系绳要使放起时可成斜面,都为着便于受空气抵抗的缘故。”这种“玩中学”的方式,与当今STEM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
亲爱的小读者,这些泛黄的书页里住着永远年轻的科学心。这个科普月,让我们用放大镜看蚂蚁搬家,把风筝放成空气动力学试卷……像百年前的孩子一样,永远对世界充满“为什么”!
更多民国图书请参阅:
步骤一:登入少图网站
步骤二:输入少图证号密码
步骤三:点击电子图书/民国图书数据库
步骤四:检索所需内容
撰稿:胡汀蓝
编辑:李玲敏
审核:戚敏仪
审定:石彩霞
声明:本文来自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如需转发、转载需注明来源与出处或联系我馆授权,谢谢!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