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巍特环境申请北交所上市,但是上会时候被否,那会相对比较宽松,都没通过,可见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当时被否的原因是巍特环境关于创新性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这是注册制的根本基础问题,换句话说,这是隐瞒了一些事情没说!不准确就是说的和事实不符。
2022年巍特环境申请北交所上市,但是上会时候被否,那会相对比较宽松,都没通过,可见问题已经比较严重。
当时被否的原因是巍特环境关于创新性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这是注册制的根本基础问题,换句话说,这是隐瞒了一些事情没说!不准确就是说的和事实不符。
上次关于技术问题,巍特环境引以为傲的垫衬法是他们目前能申请北交所的重要原因,也是却别到底公司是施工队还是技术企业的本质。
在2022年被否的过程中有个很明显不能通过的原因是,巍特环境引以为傲的垫衬法严重依赖奥地利 Alois Gruber 有限公司公司提供的产品,依赖到什么程度呢?
巍特环境在2022年的招股书中这样说的:“速格垫是公司垫衬法修复的核心材料,而垫衬法是公司在业内率先应用的核心技术,是公司主要使用的管道修复工艺,也是公司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公司采购的速格垫均由奥地利 Alois Gruber 有限公司生产。由于速格垫货源单一,如果不能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或国际贸易关系出现不利变动,材料供应紧张或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很明确的说了,巍特环境所谓核心技术依赖奥地利的速格垫,如果人家不供货,他们核心技术就要凉凉,这也是上次被否的一种重要原因。
时间切回到2023年,巍特环境在新的招股书中大篇幅强调自己已经攻克了奥地利的速格垫技术。还列举了几项数据对比,自己自研攻克的速格垫数据优于奥地利的速格垫技术。
关于速格垫问题,巍特环境在2023年的招股书中披露了采购奥地利 AG 公司单价成本为每平米145.12元,而按照2022年申报时候问询中,巍特环境对监管说在2021年,采购6万平米(艾格鲁管道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系奥地利 AG 公司全资子公司),也就是说,2021年巍特环境应该是采购了奥地利公司的速格垫金额约是145x60000=870万元,但是,巍特环境在招股书的主要供应商名单中,说采购了艾格鲁229万元,这里足足差了641万元啊!
这差距实在太大了,这是打了2.6折?既然上面说了是核心原材料,为何人家还要给你打这么低的折扣呢?
这里还请在上会时候解释一下!
关于速格垫,巍特环境既然都已经把成本从买奥地利公司的145元每平米降为58元每平米的自己生产了,而且强调几个参数指标优于奥地利公司产品,那么从商业角度来看,应该是不需要采购奥地利公司产品了,为何2023年后依然采购了奥地利公司(包括子公司)的1817平方米的速格垫产品呢?
另外我们通过国家专利网站看到,速格垫方面的专利在国内确实没啥人关注,直到最近有了4个专利关于速格垫的,其中3个的申请人是深圳市巍特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而还有一个是暨南大学的博士导师付兵(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主攻复材与传统建筑材料)申请的专利,真是太巧了,几十年没人关注的速格垫技术,在同期被关注还被申请专利!而通过网页搜索发现,暨南大学的博士导师付兵与广东省非开挖技术协会的秘书长吴起星系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同事关系,而巍特环境实控人王亚新也是经常参加由吴起星主持的会议。看来都是熟人啦,所以技术同一个阶段申请速格垫专利可能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吧!
国家专利网站
大学网站公开资料
而财务和管理及销售出身的巍特环境实控人也是牛人,不仅仅忙着管理公司业务、财务等一推事情,还能抽空顺带把重要的研发给吃透。在速格垫技术相关的专利申请人一栏,我们看到王鸿鹏,王亚新(实控人)为发明人。
如果按照暨南大学的博士导师付兵关于技术论证的论文来看,不知道王亚新能不能看懂这些计算公式,复杂程度如果只是个数学题,相比也不会被奥地利公司卡脖子这么久吧。王亚新是否真是发明人吗?公司研发技术内部机构和管理是否混乱?另外巍特环境的招股书并未披露关于研发团队的学历都信息,这个也是个迷雾,很难判定研发是自己在做,是否存在借助外部力量做的研发?
来自广东省非开挖技术协会公众号发布
除以上问题外,在招股书中每年都有一些应付账款给个人的,这些人的身份招股书并未揭示,而我们通过传统网页搜索发现一些同名同姓的人,比如:朱莲青是谁?怎么网页显示是巍特环境的经理呢?而在巍特环境的一份2024年12月中标文件中也证实了朱莲青是巍特环境项目负责人。但是巍特环境2023年披露招股书说朱莲青为非关联人,这就很奇怪了,难道真是同名同姓?如果是一个人,那么本次巍特环境系二次IPO又在戏弄北交所,信息披露依然不真实啊!比上次的不完整性质更恶劣!其他几个应付账款人也请披露清楚!不然不清不楚的过会,对投资者也非负责的态度!
文章来自:浪潮资本IPO
来源:格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