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1日,于朦胧工作室的讣告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将这位37岁演员温润如玉的形象定格成了永恒。他曾说“一个人自救的能量是很大的”,但最终没能走出那片迷雾。
9月11日,于朦胧工作室的讣告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将这位37岁演员温润如玉的形象定格成了永恒。他曾说“一个人自救的能量是很大的”,但最终没能走出那片迷雾。
“嗯嗯!你说!我在听!”这是于朦胧社交媒体账号的自动回复,如今成了无数粉丝的催泪弹。在他坠楼离世后的几个小时里,这条自动回复被刷了上万次,屏幕那端的人们明知不会再得到回应,却依然忍不住向他做最后的告别。
2025年9月11日,青年演员于朦胧从北京某处坠楼身亡,警方排除刑事案件可能。前一晚晚上9点多,他还在上线超话,似乎是想再看一眼支持自己的粉丝。
十多个小时后,这个曾经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饰演仙气飘飘白真的演员,结束了自己37岁的生命。
于朦胧的人生轨迹曾是一部典型的励志故事。1988年6月15日,他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一个普通却充满爱的家庭。
人如其名,于朦胧的母亲喜爱琼瑶小说与电影《月朦胧鸟朦胧》,便为儿子取名“朦胧”。这名字自带温润诗意,与他在影视剧中常塑造的清冷、儒雅角色完美契合。
从中专到北京演艺专修学院表演系,于朦胧一步步走向演艺圈。
他参加过《我型我秀》《快乐男声》等选秀节目,最终以2013年《快乐男声》全国十强的身份崭露头角。
2015年,古装网络剧《太子妃升职记》成为年度爆款,于朦胧在剧中饰演的九王齐翰让他一举成名。
随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仙气飘飘的白真上神,真正将他推向了事业高峰。
老同学王洋回忆中的于朦胧,中专时期就有“男神范”,生活中细腻精致,却很会照顾别人。
“我们班有很多外地来的娃娃,于朦胧是乌鲁木齐本地孩子,平时他周末回家,返校时还会给我们带他母亲做的饭。”
就在于朦胧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却突然从公众视野中几乎消失。
2020年后,他的作品与公开活动急剧减少,粉丝称其被“雪藏三年”。2022年还有网友发帖询问于朦胧为何不拍戏了,就算接不到主角也可以演配角。
复出后的于朦胧状态已大不如前。他身形暴瘦,看着早就没了昔日的光彩。为了宣传作品,他曾在直播间和女主一起穿着新郎新娘的衣服,背后还有一个囍字的背景板,而于朦胧脸上没有一丝笑意,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憔悴到让人心疼。
娱乐圈这个光鲜的绞肉机,从未停止对于朦胧的碾压。2019年被造谣带资进组,经纪人发文怒怼;2020年参加《追光吧哥哥》,节目播出后被恶意攻击划水、拉胯、轧戏。
拍戏时,他眼睛受伤、过敏等状况也遭网友嘲讽演技差、脸僵。如此种种,都成为压垮他的稻草。
内心挣扎于朦胧曾在采访中谈到自己的性格:“从小到大都比较安静,尤其小时候特别害羞,不太合群,喜欢独处。”这种内向敏感的性格,在复杂的娱乐圈中显得格外珍贵,也格外脆弱。
他无疑是完美主义者,这种倾向甚至表现在最小的事情上。就连录十几秒的ID他都要亲自盯,怕读错一个字,怕表情不到位。这种极端追求完美的性格,像一根绳子,越收越紧。
于朦胧曾努力自救。他谈到低谷时会郁闷、不开心,但表示走出困境最大的动力是还有想要坚持做的事情。“一个人自救的能量是很大的,经历过这些以后,会觉得当初对自己的怀疑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他甚至说过:“一夜没睡看到第二天的太阳,会觉得还是挺幸福的,那种被阳光照射到的感觉,会让我觉得很多事情都不是事儿。”
但这些积极的想法最终未能战胜他内心的黑暗。
据媒体报道,于朦胧可能因拒绝资本方(包括富婆或男大佬)的潜规则要求,导致资源受限被雪藏。这种职业挫折与他的完美主义性格产生了致命化学反应。
于朦胧去世后,他的社交媒体自动回复——“嗯嗯!你说!我在听!”——成为无数粉丝的泪点。这句话如此简单,却如此温暖,恰如他给人的感觉。
网友观点两极分化。一方认为:“娱乐圈光鲜背后太复杂,潜规则、网络暴力足以摧毁一个人”;另一方则反驳:“那么多演员都面临压力,为什么他就走极端?还是内心不够强大。”
张凯丽和刘维的发文悼念,揭开了于朦胧在圈内人缘极好的一面。那种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在这种时候格外让人难受。
于朦胧曾朗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选择理由是——“人生当自强不息,只有坚强面对命运的残缺,挑战命运,才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他现在是否在另一个世界找到了这种价值?
我们永远不知道,那个说着“看到第二天的太阳会觉得挺幸福”的人,最终为何选择不再看见太阳。
来源:智来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