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这一生,最怕的不是没钱、没权、没颜,而是没头脑还挺有自信。你说不上天的人多了去,可偏就有些人仰面倒地时,能把地球缝合个坑出来,还不忘拍拍屁股挺得意:看,这路是我走弯的。人能折腾成啥样?有些人活成了行走的“拧巴教科书”,越努力小日子越拧巴,忙起来像陀螺,新鲜事
人这一生,最怕的不是没钱、没权、没颜,而是没头脑还挺有自信。你说不上天的人多了去,可偏就有些人仰面倒地时,能把地球缝合个坑出来,还不忘拍拍屁股挺得意:看,这路是我走弯的。人能折腾成啥样?有些人活成了行走的“拧巴教科书”,越努力小日子越拧巴,忙起来像陀螺,新鲜事没干成几个,笑话倒是兜了一裤兜子。你以为他们是拖全球发展后腿,其实他们倒也没什么恶意,甚至还自觉是躺枪的劳动模范,只是,这四个习惯,比陨石还准时往他们头顶砸,想不拧巴都难。
当然了,问题从来不是看得见的,都是你低头一看,鞋带又打成死疙瘩了。说起这些拧巴症患者的通病,表面看个个勤快得很,实际上比懒人还危险。人家懒得撕破脸,拧巴人却能一边磕着墙角,一边抬头怀疑:是我的脑门不够硬,还是房子的风水太刁钻?
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乌鸦落在猪身上——黑得都挺彻底”,有的人被命运按在地上摩擦,还非要扮演命运的搓衣板,以为这样更潮。可别笑,人家认真起来的劲头,比你熬夜上分还执着。说白了,拧巴“劳模”的核心修养,不就是把一手烂牌打成同花顺,还要自封为“扑克王”吗?
所以,忙活半天越活越迷糊的人,是怎么把人生弯道走成死胡同的?归根结底,都是这些“绝活”积攒出来的,不服你看:
比如,总有人把“我觉得”当“世界定律”,仿佛天底下的真理就长在自己脑壳缝隙里。买台新锅,说明书一边凉快着,凭感觉就研究出一套“锅子养成计划”:先刷三遍盐、后冷水淬火,然后倒数第二天用脚踩一会。锅用废了,甩锅比甩头发还快,半秒定律:“这牌子就是不行!”——你说哪儿得罪他了?最神奇的是,他们认死理都带着表演欲。聚餐那会,隔夜水必致癌,手机一定引发脱发,电梯里的空气分分钟会让你变成古天乐。你提醒下“哥们,查查再说”,人家一拍大腿:我邻居都这么得的!邻居真哑巴吃黄连,做了十年的负面教材都没领个讲师证。说白点,这病叫装懂癌,没人防住。哪怕“无知而无畏”,他们依然信奉“错字写得帅,抄也抄得嗨”,硬把自己活成四不像,半桶水咣当响,回头还骂井水不够深。
再比如,有一撮人热心肠热过锅底,爱替人拿主意,基本操作是这样:你咳嗽了,他断定你肺有事;你没谈对象,他暗戳戳给你安排“远亲家的表妹家同学”;你说最近压力大,他提议要不换个老板试试。你不听还不行,听了还得装感恩戴德,毕竟人家是秉持“我为人人”精神活着,哪怕人人被他害得鸡飞狗跳。他们有句口头禅叫“我是为你好”,其实下一句可以是“但不保证你好”。有时你家经济状况还在艰难爬坡呢,他一张嘴:“房子一定买学区房,早晚涨!”你迟疑,家庭财政表被他一眼无视,“钱可以借啊,你怎么没点上进心”。真想问一句,先生,这位阿姨,您的边界感去哪儿了?其实人活着,最难的不是“不干涉别人”,而是认清自己不是王母娘娘,也不是土地公公,别人要喝凉水,不代表你得绿茶配套餐送上。自己事办不明白,倒养成了指导世界三步走的恶习。人家方案已经写成了“天书”,非要插一句“你这不行”,结果最后通过,还是对方原稿。尴尬归尴尬,经验还线性叠加,把瞎操心发展成越界入侵。要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不是讲礼貌,而是保命法则。毕竟世界并非三岁孩童,扯被子盖全人,注定是冻着自个儿还怪对方长得太大。
还有一种叫“瞎忙党”,属于效率黑洞自带马达。这种人有种迷之自尊,就是工作时间越长,贡献越大。天天加班到十二点,数据改到清晨离地球最远的那一秒,领导感动吗?并没有,人家还怀疑你是不是业务能力出问题。同样的报表,同事半小时搞定,你从甲午干到乙丑,结果一堆错别字,还理直气壮:“我多努力啊!”其实,这叫用力过猛,方向跑偏,剩下的都交给了天意。还有那种跟风创业的,“资本来得容易,亏得更带劲”,市场调研不入眼,资金随便砸,赔光底裤还乐呵:“至少我尽力了!”要不是亲眼所见,还真以为励志剧本新出了个剧种,名叫“我费劲就是有理”。可现实没那么通融:“磨刀不误砍柴工”这话他们听着特别耳熟,很遗憾,砍的不是柴,是手指甲和自信心。其实,会干事的人都懂,一分耕耘一分缩头,别总拿“我做了”当成果,有时,多想一步,少走两里,才是真的明白。可是他们愣是能把一场足球赛当成拔河比赛,输赢不重要,拉得够拼才是胜利。
还有些人堪称“情绪喷泉”,解决问题第一步不是找原因,而是先表演一波“火山口释放”。快递晚点,第一反应不是查快递,而是怒怼客服,你说这客服要是出身语言学院,也是白学了十年,最后被客户用国语骂到怀疑人生。孩子考砸了,不问过程,先来个顺口溜二连骂:“你这点脑子怎么装数学的?”《大学》说“静而后安,安而后能虑”,人家直接逆操作:先乱,然后更乱。问题没解决,气氛倒是热烈。更厉害的,把这么多年的火怼回家,顺带夸奖一句“我就是性子直,这才真实”。直的好,直得像钢筋水泥,冷的一塌糊涂。只要出点事,先把周围温度拉到零下二十,再细细谋划人生出路。你说最后能办事吗?往往事更糟,关系更僵,气喘嘶嘶,大家都想给这场无聊的三流戏剧谢幕。冷静的人又不是没火气,无非是先把手擦干净,问题才能摸得明白。
所以,人生别把死结系自己麻花辫里。说到底,这些拧巴,不是智商高低的事,也不是出身贵贱的因,更不是命运开小差。这是找不准人生节拍器,总想着跟世界比个“我觉得我行”,却忘了生活这玩意,真讲究个“对味儿”。少点意气用事,多点承认“我不了解”;少点爱管闲事,多点尊重“管好自己”;少点扎扎实实地瞎忙,多点仰头望望路牌,问问风向;别把心情烘得跟火锅一样辣,冷静一会世界不会炸。你说人生想顺点,先拿掉这四块绊脚石再说。否则,用力过猛,倒退得快,有没有体会过?
其实每个人都可能拧巴过,不是天生的命运咒语,而是成长之路上的“标准装备”。谁能保证自己没在马路牙子上摔过一跤,没有当众把“我觉得”喊成“我懂了”?社会就像个巨型搅拌机,你要是计较每一粒豆子怎么排列,最后只会输得更漂亮。说到底,不懂就问不丢人,承认不懂才叫清醒。边界分明的人活得坦荡,捆成一团的只会越缠越死。方向对了,步子慢点也舒服,方向错了,跑得像疯狗也只是原地打转。
要说这世界怎么就这么复杂,其实你要是习惯思考一层、踩坑十回也不算晚。毕竟我们都曾满身“拧巴气质”:一会儿自信爆棚,一会儿气成自带风扇,一会儿以为全世界欠自己理智。别怕,拧巴不可怕,可怕的是死守拧巴不撒手,还把它传家宝似的代代相传。
最后,真要说点收获,咱也不是圣人,谁还没吃个亏、摔几回跤?如果你觉得自己被这些习惯坑过、被生活摩擦过,不妨来评论区吐槽一下,大家互相打气,没准,明天你就能变成那个“会弯道超车、会拐弯抹角但绝不拧巴”的明白人。人生路上不怕摔跤,怕的是拧巴了半天,还是一个姿势……要真那样,咱就不是拧巴,是会弹弦的琵琶弓。放心,这活儿,轮到谁都笑不出声。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来源:肉鸽岛PmJK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