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自考试后札》欣赏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3 07:21 1

摘要:在明代书法的璀璨星空中,文徵明无疑是一颗耀眼的巨星。他的书法风格独特,造诣深厚,在隶、楷、行、草各体上均有卓越表现。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纸本楷书作品《自考试后札》,探寻其中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

在明代书法的璀璨星空中,文徵明无疑是一颗耀眼的巨星。他的书法风格独特,造诣深厚,在隶、楷、行、草各体上均有卓越表现。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纸本楷书作品《自考试后札》,探寻其中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

《自考试后札》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纵22.2厘米 ,横27.3厘米 ,是文徵明35岁至55岁间写给外舅吴参政愈的函札之一,又名《点闸帖》。款署“徵明”,应是他42岁改名之后所作。这虽是一封日常书信,却展现出极高的书法水准,是文徵明书法艺术的经典之作。

从笔法上看,此帖吸收了欧阳询楷书的笔意,起笔多露锋,行笔稳健有力,收笔干净利落,笔画劲健挺拔又不失秀润之美,每一笔都精准到位,既展现了欧体的骨力,又蕴含着文徵明自身独有的温润之气。比如“碑”“宗”等字的笔画,转折处干脆利落,尽显劲健笔力;而撇捺等笔画的收笔处又轻盈飘逸,增添了几分灵动之感 。

在结构上,字形稍扁,结构严谨而重心平稳。左右结构的字穿插避让得当,上下结构的字疏密有致,整体给人以端庄大方、和谐匀称之感。像“墓碑”“昨日”等词,各个部分相互呼应,紧密结合,形成了完美的整体,体现出文徵明对结构布局的精妙把握。

虽为小楷,但帖中多处夹杂行草书,这使作品在工整之中增添了随性活泼的气息。这种字体的自然转换,不仅展现了文徵明高超的书法技艺,也让我们感受到他书写时的轻松状态,仿佛能看到他在案前挥毫,思绪随着笔墨自然流淌。

除了书法艺术价值,《自考试后札》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信中提到“自考试后欲一诣,左右属、巡按公在此点闸颇严,不得辄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生活细节,如考试制度、出行限制等,为研究明代历史文化提供了生动的实物资料 。“贞孝公墓碑昨日陈宗让自山中送至,谨就对。上宗让于此,颇效勤渠,便中可附少人事,酬之诸不一”,体现了文徵明对他人的感恩之情和周到的为人处世之道,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谦谦君子的形象。

文徵明一生历经多次科举失利,却始终在诗文书画的道路上执着前行。《自考试后札》或许就创作于他某次考试之后,虽然仕途不顺,但他在书法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用笔墨展现自己的才华与品格。他的书法,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他文人精神的物化,蕴含着淡泊名利、坚守本真的文人风骨。

当我们细细品味《自考试后札》时,仿佛穿越时空,与文徵明对话,感受到他的才情、心境以及那个时代的气息。这就是经典书法作品的魅力,它们承载着历史与文化,让后人在欣赏中不断汲取养分,获得美的享受与心灵的启迪。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