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妄之灾!上海女乘客遭狐獴袭击,全身20多处咬伤!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4 00:05 2

摘要:“完全没想到它会攻击人!”宋女士回忆,上车时就发现一只动物在司机身上窜跳,起初并未在意,不料几分钟后,这只狐獴竟跳到后排疯狂撕咬。事后经专家确认,该动物为细尾獴(狐獴),原产非洲,国内禁止个人饲养。

打个顺风车竟被野生动物咬伤!上海宋女士遭遇“无妄之灾”,涉事司机至今未道歉,平台监管漏洞引热议……

9月4日,上海市民宋女士乘坐嘀嗒顺风车上班时,遭遇惊魂一幕,司机携带的狐獴突然发狂,短短几分钟内,她的左手手背被咬出20多处伤口,手脚多处受伤。

“完全没想到它会攻击人!”宋女士回忆,上车时就发现一只动物在司机身上窜跳,起并未在意,不料几分钟后,这只狐獴竟跳到后排疯狂撕咬。事后经专家确认,该动物为细尾獴(狐獴),原产非洲,国内禁止个人饲养。

更让宋女士寒心的是,司机全程未道歉,平台也未给出明确处理方案。由于狐獴可能携带狂犬病毒及蜱虫疾病,她不得不接受5针疫苗注射,身心俱疲。

国内禁养动物为何上车?上海自然博物馆研究员何鑫指出,狐獴属于外来物种,个人无法办理合法饲养证件。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及《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私自饲养、运输此类动物均属违规。

然而,涉事司机不仅携带禁养动物,还任其在车内自由活动,涉嫌危害公共安全。北京市律协交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黄海波表示,若司机明知动物具有攻击性仍携带乘车,可能构成过失致人伤害,需承担民事甚至刑事责任。

平台监管形同虚设?记者调查发现,嘀嗒顺风车平台仅“不建议”司机携带宠物,无强制规定。客服回应:“不会惩罚,但最好别带。”这种模糊态度,无疑助长了安全隐患。

对比之下,滴滴等平台明确规定:“禁止携带具有攻击性的宠物乘车。”2019年,广州一网约车司机因携带未栓绳的狗咬伤乘客,平台不仅封禁其账号,还承担了全额赔偿。监管缺位,便是纵容风险。

近年来,异宠饲养风靡,但悲剧不断: 2021年,杭州一男子饲养的蜜袋鼯逃脱,咬伤邻居幼童,赔偿数万元; 2022年,深圳某网红直播时被自养的浣熊抓伤面部,险些毁容。

2023年,北京一小区业主因私自饲养狐狸,导致多名居民被咬,最终动物被林业部门没收。 《礼记》有云:“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盲目追求新奇宠物,不仅违法,更危及他人安全。

中国政法大学动物保护法研究中心主任李艳芳建议: 明确平台责任,强制要求司机申报携带宠物; 加大处罚力度,对违规饲养外来物种的行为予以重罚。

提升公众认知: 狐獴看似呆萌,实为群居性野生动物,领地意识极强”。生态学博士张劲硕强调:“人工饲养会使其应激反应加剧,攻击性倍增。”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尊重自然规律,才是对生命真正的负责。 9月9日,嘀嗒出行回应:已暂停涉事司机账号并全额退款,车主承诺承担医疗费及误工损失。警方正进一步协调双方责任划分。

宋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却暴露了平台监管、司机素质、法律执行的多重漏洞。当“萌宠”变“猛兽”,我们是否该反思:究竟是无妄之灾,还是人祸使然?

“可以不爱,请勿伤害。”你是否支持全面禁止网约车携带宠物?如何看待司机携带禁养动物的行为?欢迎留言讨论!

来源:韵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