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家沟村的老人们总说,以前村里的路能把驴绊倒——坑坑洼洼全是泥,一下雨就成"烂泥沟"。2018年李建国刚当选村支书那会儿,全村320户人家,118户住着土坯房,年轻人走得只剩几个光棍汉。
王家沟村的老人们总说,以前村里的路能把驴绊倒——坑坑洼洼全是泥,一下雨就成"烂泥沟"。2018年李建国刚当选村支书那会儿,全村320户人家,118户住着土坯房,年轻人走得只剩几个光棍汉。
"小李书记,你城里好好的工作不干,跑回来刨土坷垃?"上任第一天,蹲在村口抽烟的王老汉就给他泼冷水。李建国没反驳,只是把铺盖卷搬进了村委会那间漏风的旧办公室,桌上摆了张全村地图,红笔圈出密密麻麻的"疙瘩":路、水、电、产业,每一个都是死结。
最要命的是路。村里唯一一条通往镇里的土路,晴天扬灰雨天烂泥,山货运不出去,媳妇娶不进来。李建国跑镇里、县里争取项目,嘴皮磨破了,只争取到30万修路款——不够!
"钱不够,咱自己凑!"他把准备给儿子买房的15万拿出来,又挨家挨户做工作。一开始没人信:"你一个毛头小子,别是拿了钱就跑。"直到他带着党员先动手,光着膀子抡大锤,手上磨出血泡也不停,村民们才慢慢动了心。
62岁的张老五腿有残疾,拄着拐杖来工地递水:"建国,我干不了重活,给你们烧开水总行!"全村人齐上阵,钢钎凿石头,箩筐背沙土,硬生生在悬崖边上凿出了3公里长的水泥路。通车那天,王老汉拉着李建国的手直抹泪:"以前去镇上卖鸡蛋,筐子颠碎了蛋都没到地方,现在半小时就到!"
路通了,水又来了。王家沟村在半山腰,吃水靠天,浇地靠等。李建国带着技术员满山找水源,发现3公里外的老鹰崖有处山泉。要把水引过来,得在悬崖上修水渠。
那年冬天特别冷,他带着6个党员系着安全绳吊在崖壁上凿渠。有天突降暴雪,绳子冻得发硬,28岁的大学生村官小林吓得直哭:"李书记,咱明天再干吧!"李建国吼道:"现在停了,开春麦子拿什么浇?"硬是在崖上搭了个简易窝棚,啃着冻馒头熬了7天7夜。
水渠通水那天,看着清水流进干裂的田地,70岁的赵奶奶颤巍巍地舀起一瓢水喝:"甜!比蜜还甜!"
路通了水来了,李建国又盯上了村里的荒山坡。他请来农业专家一看,这里的沙土地适合种丑苹果。可村民怕风险:"种出来卖不出去咋办?"
李建国拍胸脯担保:"卖不出去,我兜底!"他带着村干部先试种50亩,自己开车跑县城、跑省城找销路。第一年苹果挂果,他拉着一卡车苹果去西安批发市场,守了三天三夜,嗓子喊哑了才把苹果卖完。回来时,他给每户试种户分了8000块钱,村民们眼都亮了。
如今的王家沟,2000亩苹果园连成片,还办起了蜂蜜加工厂、农家乐。95后姑娘王倩倩大学毕业回村开起电商直播间,"咱村的丑苹果甜得很,去年双11一天就卖了3万斤!"村里盖起了新民居,年轻人回来了20多个,连王老汉的孙子都娶了邻村的媳妇,婚礼上特意请李建国当证婚人。
今年春天,李建国在工地检查果树时突发急性阑尾炎,手术后第三天就偷偷跑回村里。媳妇哭着骂他:"你还要不要命?"他嘿嘿笑:"苹果树刚开花,我不看着不放心。"
现在的王家沟,水泥路通到家门口,路灯亮到半夜,村民人均年收入从3000元涨到2万8。有人问李建国图啥,他蹲在苹果树下,手里擦着一个刚摘的苹果:"我爹以前是村支书,临死前拉着我说,咱党员就得给老百姓办实事。你看这苹果,甜不?老百姓的日子甜了,我就值了。"
村口的石碑上,刻着村民们自发凿的字:"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感谢共产党"。阳光下,李建国黝黑的脸上,笑容比苹果还甜。
来源:农人马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