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皖南这片古老又年轻的土地上,5G技术正与绿水青山共舞,谱写新时代山乡巨变的华美乐章。从云雾缭绕的黄山之巅到蜿蜒如龙的徽州天路,从深藏云端的半坑村到茶香氤氲的生态茶园,中国移动安徽公司以“信号升格”专项行动为抓手,构建起“山顶—山谷—山村”的立体化网络覆盖体系
在皖南这片古老又年轻的土地上,5G技术正与绿水青山共舞,谱写新时代山乡巨变的华美乐章。从云雾缭绕的黄山之巅到蜿蜒如龙的徽州天路,从深藏云端的半坑村到茶香氤氲的生态茶园,中国移动安徽公司以“信号升格”专项行动为抓手,构建起“山顶—山谷—山村”的立体化网络覆盖体系,用数字技术重新定义传统文旅与乡村振兴的融合路径。
作为国际旅游名城,黄山市正通过5G技术实现旅游品质的跨越式提升。在黟县宏村西递、歙县徽州古城等417个重点场景,中国移动安徽公司采用多频混合组网技术,通过“一点一案”精准优化,累计建设5G基站近3000座。针对景区地下室、电梯等特殊场景,创新应用电梯井天线、光纤直放站等技术,实现全域网络无缝覆盖。截至目前,黄山市已实现所有乡镇5G全覆盖,热点景区、商圈、医疗机构形成多层立体网络,为移动支付、智能导航等民生应用提供坚实保障。
技术破局:
5G-A让“云端黄山”触手可及
在海拔1680米的迎客松旁,5G-A载波聚合技术正书写着通信发展的新篇章。2024年4月,中国移动安徽公司在此建成黄山市首个5G-A示范区,相较5G网络,其速率提升3倍、时延降低至毫秒级。面对“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复杂地形,网络建设团队因地制宜制定网络覆盖方案,通过高低多频段搭配、无人机航道运输等新技术,综合运用宏基站、微基站、分布式天线系统等多种设备,在景区成功部署5G基站79个,构建起立体化网络覆盖体系。
如今,在黄山山顶直播的网络主播随处可见,游客们同时开直播、发视频、分享图片无卡顿。5G-A技术让“云端黄山”触手可及。据统计,景区5G网络日均承载流量超5T,峰值时段同时在线用户达1.5万人。
天路通途:
构建皖南最美数字风景道
作为“中国东部自驾游天堂”的核心路段,徽州天路(皖浙1号风景道)的5G建设堪称工程奇迹。在跨屯溪、休宁、歙县三区县的200公里盘山公路上,建设团队克服落差千米的地理挑战,人工搬运10余吨物资,铺设完成86皮长公里传输光缆线路,建成5G基站60余个。
这条“5G数字风景道”不仅实现30余个行政村5G网络全覆盖,更通过智能网优系统实时监测网络性能。实测显示,在连续弯道、隧道群等复杂路段,5G网络平均时延保持在30ms以内,为自驾游客提供稳定的直播、导航服务,年承载自驾游数据流量超72175.2TB。
深山突围:
破解偏远地区覆盖难题
在海拔800米的歙县半坑村,5G建设书写着通信普惠的温暖篇章。为解决山体阻隔难题,建设团队采用超远覆盖技术,将基站信号覆盖半径扩展至8公里。面对500公斤/盘的光缆运输难题,施工人员与村民组成“人力传输链”,历时3天完成物资搬运。
基站开通后,村民网络使用量激增,“新农人”开启了直播带货。这个曾因通信不畅而发展滞后的偏远山村,如今通过5G网络对接全国大市场,茶叶、竹制品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多个省份。
产业赋能:
数智化重塑茶经济链条
黄山市是中国的名茶之都,以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等为代表的名茶享誉国内外。在黄山的各大茶乡,如休宁松萝茶产地、祁门红茶产地、黄山毛峰产地等,5G技术正重构传统茶产业。
茶农们以往在茶叶采摘、制作过程中,由于网络信号不佳,难以实时与外界沟通市场信息、销售茶叶。如今,随着“信号升格”行动的推进,茶乡实现了5G网络全覆盖。茶农们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先进的种植、制作技术,实时了解茶叶市场价格波动,同时借助电商平台将自家优质茶叶销往全国各地。目前,中国移动安徽公司已为黄山成功打造徽州区坑上生态茶园、祁门县祁门红茶等多个5G智慧茶园,带动当地千余户茶农增收。
从黄山之巅到徽州天路,从偏远山村到茶乡景区,中国移动安徽公司5G网络正成为黄山发展的“数字引擎”,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播、旅游体验提升等方面带来深远影响,让黄山在数字化浪潮中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截至今年8月,中国移动安徽公司已在黄山市构建覆盖全域、技术领先的5G网络体系,用实际行动践行“信号升格”承诺,让数字化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城乡居民。
来源:中国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