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的“罕见拐点”:销售费用不增反降,意味着什么?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5 18:16 1

摘要:在中国白酒行业,有一条几乎被视为“铁律”的规律:无论市场如何起伏,销售费用只会越来越高。广告要砸、促销要做、会议要开……这是行业近二十年的常态。然而,2025年中报却打破了这一铁律——六成白酒上市公司销售费用,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下降。

在中国白酒行业,有一条几乎被视为“铁律”的规律:无论市场如何起伏,销售费用只会越来越高。广告要砸、促销要做、会议要开……这是行业近二十年的常态。
然而,2025年中报却打破了这一铁律——六成白酒上市公司销售费用,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下降。

一、销售费用拐点:历史上第一次

数据显示,20家白酒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销售费用合计230.8亿元,同比下降0.5%。别小看这0.5%,这是自2007年以来,除去特殊的疫情年份,首次出现的“负增长”。

更直观的是对比:茅台、汾酒、金种子酒三家还能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包括泸州老窖在内的12家酒企,销售费用出现下降;酒鬼酒、伊力特甚至直接“腰斩”。

这背后不是个别企业的节奏问题,而是行业的共性变化。

二、为什么集体“勒紧裤腰带”?

控量稳价
今年以来,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动销压力加大。酒企主动减少对渠道的“投喂”,避免过度压货,把重心放在价格稳定和市场秩序。传播方式巨变
传统广告效用递减,自媒体和短视频取而代之。过去要花大钱砸央视、纸媒,现在投向达人、博主、短视频矩阵,更精准、更高效,费用自然压缩。内部效率提升
不少酒企近几年大力推进数字化改革,从费用审批到渠道监控,都更精细化,结果就是“花更少的钱,干更多的活”。

一句话总结:这是白酒行业在寒冬中主动“减重”,而不是单纯被迫节流。

三、缩减广告费,风险与机会并存

头部酒企和腰部酒企呈现明显分化:

茅台、五粮液、汾酒依旧大手笔投放,销售费用合计增长10.57%。

其他17家酒企则下降8.8%,节奏明显收缩。

这种分化带来的结果是:强者恒强,弱者被动收缩。

短期来看,缩减广告投入可能并不影响基本盘,因为传播效率在提升。但长期来看,如果品牌曝光和市场教育不足,中小酒企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陷入“省钱—市场缩小—再省钱”的恶性循环。

反之,那些敢于在寒冬坚持投入的企业,将更容易在下一个周期中抢占市场高地。

四、从“增量”到“缩量”,行业在进化

过去十年,白酒行业经历了三个阶段:

增量时代(产量扩张、渠道跑马圈地)

存量时代(量减价增、品牌升级)

缩量时代(消费下行、渠道挤压、费用收紧)

进入缩量时代,酒企比拼的不再是谁撒的钱多,而是谁能精准、有效、长期地抓住消费者。

广告费减少不是退步,而是一次营销模式的升级。行业从“高空广告”转向“深度链接”从B端招商转向C端用户,谁能跑通这条路,谁就能在行业洗牌中活下来。

结语

销售费用的罕见下降,既是一种“自救”,也是行业进化的必然。白酒企业正在从“拼声量”走向“拼效率”,从“堆广告”走向“抓人心”

这不是行业的衰退,而是一场新的分水岭。能穿越周期的,不再是广告砸得最狠的,而是最懂市场、最懂消费者的那一批。

来源:清香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