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九月,澧水潺潺,马桑树缀满金黄,桑植县处处洋溢着民族团结的温暖氛围。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一主题,桑植县统筹23个乡镇、县直机关、民族企业及宗教活动场所协同发力,以“组织一次民族团结进步知识集中学习、举办一场‘铸牢中华
金秋九月,澧水潺潺,马桑树缀满金黄,桑植县处处洋溢着民族团结的温暖氛围。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一主题,桑植县统筹23个乡镇、县直机关、民族企业及宗教活动场所协同发力,以“组织一次民族团结进步知识集中学习、举办一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测试、组织一次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讲、组织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学唱一首民族团结进步歌曲、开展一系列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报道、宣传推广一次民族团结进步标识LOGO和IP动漫人物、开展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参加一场村播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开展一系列暖心服务行动”十个一系列活动为载体,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融入百姓日常,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念深植人心,谱写出一曲嘹亮的民族团结进步乐章。
“丰彩村模秀七夕女儿会片区赛”热闹举行。
IP形象:民族情谊的鲜活代言
早在宣传月正式启动前,桑植便以一场文化盛宴拉开序幕。8月29日晚,桑植县利福塔镇九天洞景区灯火璀璨,“丰彩村模秀七夕女儿会片区赛”热闹举行。活动中,桑植县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标识LOGO、IP动漫形象“团团”“妞妞”以及主题歌《同心共栽马桑树》正式发布。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桑植符号”通过省市级媒体、“村村响”广播和电子显示屏广泛传播,连偏远山村的老人也都知晓——“红石榴娃娃,就是我们民族团结的象征”。
丰彩村模秀片区赛活动现场。
进入九月,“红石榴杯”丰彩村模秀片区赛成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绚丽舞台。桑植县走马坪白族乡、利福塔镇、五道水镇等四个片区赛事陆续启动,23个乡镇的代表队带着浓浓的乡土创意登台亮相:上洞街乡的队伍捧着刚收割的优质稻,稻穗上还沾着晨露;龙潭坪镇的选手穿着粽叶缝制的服饰,叶片是村民们上山采摘、晾晒半月制成的,袖口缀着土家族刺绣的蝴蝶纹;空壳树乡的白族姑娘们,裙摆上绣着 “民族团结” 四字,是村里苗族大婶手把手教的针法。排练中,土家族选手向宇帮汉族选手舒海婷整理银饰,舒海婷则教向宇走台技巧,“以前只是打招呼,这二十多天一起排练,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赛台上两人双手紧握、裙袂交织,台下掌声与欢呼久久回荡。
现场直播带货。
村模秀的热烈尚未散去,一旁的直播带货区已响起热情的“乡土吆喝”。“家人们看过来!这山茶油是梭子丘村汉族、土家族群众一起榨的,零添加!现在下单还送苗族大哥养的生态鸭!”梭子丘村支书向海波手持油瓶热情推介,镜头里各族村民正忙碌打包。两小时直播,桑植白茶、土家腊肉、山茶油等产品销售额达47.5万元。“不只卖货,更让全国网友看到我们各族群众像一家人一样共同奋斗!”向海波笑着说道。
村歌赛活动现场。
在桑植县空壳树乡陈家坪村,村歌赛以歌为媒促传承、融文旅、聚民心,桑植民歌的高亢嗓音与土家族摆手舞的欢快节奏交织共鸣。赛事广泛联动全县各乡镇及民间文艺团体,全面展示桑植民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魅力,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助力文旅融合发展。
从“桑植符号”预热、村模秀才艺展示,到直播带货促进共富,桑植县以“十个一”活动为纽带,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进每个人心中。如今,《同心共栽马桑树》正传唱不衰,村模与村播成为新潮流,民族团结成了新风尚。通过这些扎实而生动的实践,桑植正汇聚起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为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持续奋进。
来源:红网·红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