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不吃南瓜和红薯的人,血糖一下就降了?可信吗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6 10:24 2

摘要:一个“天然甜”,一个“根茎类”,听起来就像是高血糖的“幕后推手”。结果现在又冒出这么个说法:不吃南瓜和红薯,血糖就降了?这也太狠了吧?那是不是意味着从今天开始,饭桌上得把它们通通扫地出门?

糖尿病人一听“南瓜”“红薯”这两个词,脑子立马警铃大作。

一个“天然甜”,一个“根茎类”,听起来就像是高血糖的“幕后推手”。结果现在又冒出这么个说法:不吃南瓜和红薯,血糖就降了?这也太狠了吧?那是不是意味着从今天开始,饭桌上得把它们通通扫地出门?

但问题来了:如果少吃这俩血糖就真能稳住,那是不是糖尿病就有救了?可真这么简单的话,医院的内分泌科早该空了。再说了,南瓜和红薯不是一直被吹成“低GI宝藏”?到底谁在说实话?

一边是“天然健康食物”的美名,一边却有人说它们是高血糖的“幕后黑手”。这话到底可信吗?我们到底该不该把它们踢出日常饮食?或者说,更重要的问题是:吃还是不吃,对身体到底差在哪?

先别急着下结论。把“血糖”这俩字拿出来晃一晃,很多人立马紧张,尤其是中老年人,几乎每天都在跟血糖仪斗智斗勇。胰岛素胰岛β细胞糖耐量这些词听得多了,可真理解的人并不多。

听说南瓜、红薯升糖快,就一股脑全戒了;听说它们能“养生”,又抱回一大袋。到底要不要吃,光靠朋友圈的“养生达人”说法,真的不靠谱。

我们先说说为啥南瓜和红薯会被“盯上”。原因就一个:它们甜。人对甜的东西有天然的警惕,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看到“甜”就像看到危险信号。

但问题是,食物的甜味和它对血糖的影响,其实不是一回事。升糖指数,也就是大家常听说的GI值,才是真正该关注的。

南瓜的GI值其实并不算高,甚至比你想象的低不少。红薯的GI值则比较“灵活”,蒸煮方式不同,影响也不同。煮得太软,它的淀粉结构就容易被分解,血糖波动也就更明显。但如果蒸得适中、搭配蛋白类食物,它对血糖的影响就不会那么剧烈。

很多人把“吃了南瓜红薯血糖升高”,简单归结为“它们就是坏的”,这其实是饮食结构不合理惹的祸。你要是主食不减,额外再吃一大碗红薯泥,那不升血糖才怪。可如果你把它们当作替代主食的一部分,控制好总碳水量,血糖未必会大跳。

真正让血糖失控的,其实是那种不讲比例、乱搭配的吃法。拿红薯举例,很多人喜欢烤红薯,外皮焦糖化,甜得发腻,吃下去一大块,胰岛素抵抗立马拉满。可换个做法,比如凉拌、加粗粮一起蒸,升糖速度就会慢很多。血糖控制从来不是靠“彻底不吃”实现的,而是靠“怎么吃”稳住的。

也不是说南瓜和红薯就一点问题没有。它们毕竟属于淀粉类蔬菜,吃多了,确实可能让血糖波动。尤其是空腹吃,或者当零食吃,容易让血糖“坐滑梯”。

有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或者胰岛功能已经不太好的中老年人,如果不控制量、不注意搭配,确实可能在餐后出现明显血糖上升。

但这里得强调一个常识:血糖升高是个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并不是吃一口南瓜,血糖就立刻飙上天;也不是不吃南瓜红薯,血糖就立马回归正常。像这种“一刀切”的说法,本身就不科学。

南瓜和红薯并不是“空有糖分”的食物。它们富含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和其他微量元素,尤其是红薯,含有的抗氧化成分对身体是有益的。完全不吃,反而失去了很多营养来源。

问题的关键,不是它们“能不能吃”,而是“怎么吃”。就像开车一样,方向盘没问题,关键是你别猛踩油门。合理搭配、控制总量,不空腹吃、不单独吃,尤其是搭配蛋白质或健康脂肪一起吃,才能控制血糖的波动。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是:每个人的代谢反应不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对同一种食物的反应也不一样。有些人早上吃红薯血糖稳如老狗,下午吃就飙高;有人蒸着吃没问题,一烤就升天。这时候,个体差异就显得特别重要。

如果你看到网上说“有人不吃南瓜红薯血糖就降了”,那可能是真的。但也可能正是因为他们之前吃太多了。一旦减少,血糖当然会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两种食物本身就是升糖的“罪魁祸首”。

我们还得注意一个心理误区:很多人会把健康饮食理解成“越干净越好”。不吃主食、不吃糖、不吃油,最后搞得像在修仙。其实这样反而容易引起低血糖营养不良,甚至导致代谢紊乱,最后得不偿失。身体不是实验室,不能靠“极端控制”换来“完美指标”。

真正的健康饮食,是基于理解食物的性质,尊重身体的反应,科学适度地安排每一餐。而不是把“禁吃名单”越列越长,把饭桌搞得像考试现场。

所以回到标题那个问题:不吃南瓜和红薯,血糖真的会降吗?可能会。但并不是因为这两个食物“有毒”,而是因为你整个碳水摄入少了。

甚至可能是你顺手戒掉了其他高升糖的东西,比如白米饭、白面包、甜饮料。那这不是南瓜红薯的问题,是你整体饮食的改变起了作用。

如果你本来就吃得不多,只是偶尔用它们替代部分主食,甚至用来增加饱腹感,那没必要“谈薯色变”。适量摄入膳食纤维丰富的红薯或南瓜,还有助于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对控制食欲、辅助血糖稳定反而有益。

如果你已经被医生告知有糖耐量异常,或者血糖已经处于临界状态,那么吃这些食物时确实要更谨慎。注意份量、注意搭配、注意餐后反应。最好能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做个个体化饮食计划,而不是听信网上的“全戒建议”。

吃得科学,吃得聪明,吃得不焦虑,才是我们真正该追求的饮食状态。

记住一句话:食物从来不是敌人,不合理的吃法才是。南瓜和红薯,不是你血糖升高的“替罪羊”,更不是万能的“控糖神器”。它们只是普通而营养的食物,关键在于你怎么把它们放进你的饮食里。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人民卫生出版社.

[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糖尿病患者膳食指导.2021年发布.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来源:张Sir谈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