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东莞各大医院、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纷纷开设减重门诊、体重管理门诊,由多学科专业医护人员组成体重管理团队,为肥胖患者提供体重管理方案,精准开展健康评估和综合干预,使众多肥胖患者受益。
体重管理
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
推进健康东莞建设的重要内容
今年以来,东莞各大医院、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纷纷开设减重门诊、体重管理门诊,由多学科专业医护人员组成体重管理团队,为肥胖患者提供体重管理方案,精准开展健康评估和综合干预,使众多肥胖患者受益。
东莞人口众多,相关统计显示,近年来东莞成年居民及青少年肥胖问题日益突出,职业人群因久坐、缺乏运动导致的代谢综合征显著增加,老年人群因肌肉减少症引发的跌倒、骨折等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日前,东莞市卫生健康局等11部门联合制定并印发《东莞市“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吹响了东莞努力建立完善的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增强专业技术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居民体重管理意识和相关技能,普及健康生活方式,营造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有效遏制超重和肥胖上升趋势的号角。
实施方案设定了总体目标:到2027年底,建立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体重管理服务体系,形成多部门协同联动的长效机制,显著提升居民健康体重意识,推动健康生活方式广泛普及,有效遏制超重肥胖率上升趋势,实现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助力健康东莞建设迈上新台阶。
其中,在健康素养提升上,到2027年底,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知晓率较基线水平提高1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1%。
在服务能力增强上,到2025年底、2026年底,二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提供体重管理及肥胖症诊疗服务覆盖率分别不低于50%、80%。到2027年底,力争每万人配备营养指导员不少于0.6名。
为此,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构建多维度科普宣教体系,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强化权威知识普及与传播;创新科普形式与互动载体;强化专业能力与队伍建设,推动组建体重管理科普专家队伍。
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提升体重管理效能。完善健康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强化家庭健康管理的重要作用;强化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服务作用;发挥中医药对体重管理的技术支撑作用;倡导健康消费新理念。
面向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提供精准化体重管理。对孕前超重、妊娠糖尿病等高危孕妇、儿童、学生青少年、职业人群、老年人开展重点干预;宣传并推广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公共卫生综合防控技术,落实三级预防策略,有效预防控制中小学生超重肥胖。
加强体重监测与效果评估。依托国民体质监测、学生体质监测等多源数据,及时掌握人群体重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变化。持续高质量开展营养和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等相关监测,为制定并调整超重肥胖防治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开展体重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和转化应用,鼓励研发体重管理相关医药及穿戴设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体重管理模式;加快研究成果转化,推进体重管理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并推广应用。
实施方案强调,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建立完善协调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协作配合,统筹整合各方资源,集中各方力量深入推进实施“体重管理年”活动,形成促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体重健康管理的强大合力。
文/广州日报记者 汪万里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