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枝江:南岗路小学新生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月”主题活动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6 09:31 2

摘要: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湖北省枝江市南岗路小学的校园里迎来了一群天真烂漫、充满好奇的一年级新生。从以玩乐为主的幼儿园生活过渡到规范有序的小学学习生活,对孩子们而言是一次重要的成长跨越。为帮助孩子们平稳完成这一角色转换,扣好人生成长的第一粒扣子,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筑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湖北省枝江市南岗路小学的校园里迎来了一群天真烂漫、充满好奇的一年级新生。从以玩乐为主的幼儿园生活过渡到规范有序的小学学习生活,对孩子们而言是一次重要的成长跨越。为帮助孩子们平稳完成这一角色转换,扣好人生成长的第一粒扣子,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筑牢根基,学校于九月初至九月末,集中一个月时间精心开展了 “一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月” 主题活动,用耐心与智慧为新生们的校园之旅保驾护航。

本次 “行为习惯养成月” 活动以 “好习惯,益终身” 为核心教育理念,立足一年级新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致力于通过系统化、多样化的引导与训练,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同时进一步营造文明有礼、秩序井然、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让好习惯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 “隐形翅膀”。

——精心策划,明确目标:让习惯培养有 “方向”

习惯养成非一蹴而就,科学的规划是活动成功的前提。学校德育处与一年级组全体教师高度重视此次活动,早在开学前便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要点,共同制定了详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方案围绕 “礼仪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安全习惯” 四大核心板块展开,每一个板块都设定了具体、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目标。

在礼仪习惯方面,要求孩子们学会主动向老师、同学问好,与人交流时使用 “请”“谢谢”“对不起” 等文明用语;学习习惯上,明确 “坐姿端正不歪斜、认真倾听不插嘴、发言先举手、读写姿势要规范” 等课堂常规;生活习惯中,重点培养孩子们整理书包、摆放文具、有序排队等自理能力;安全习惯则涵盖上下楼梯靠右行、不追逐打闹、正确使用校园设施等内容。清晰的目标让整个活动 “有的放矢”,确保每一项培养工作都能落到实处,成效可见。

——多维并举,扎实推进:让习惯培养有 “方法”

为让习惯养成真正融入孩子们的日常校园生活,活动采用 “教导结合、激励为主” 的方式,从课堂、班会、环境、实践、家校等多个维度发力,将习惯培养渗透到每一个细节之中。

1. 课堂渗透,规范学习习惯

课堂是习惯培养的主阵地。一年级各班任课教师形成教育合力,在语文、数学等每一堂常规课中,都将习惯训练融入教学环节。上课铃声响起,教师会引导孩子们迅速回到座位,做到 “快、静、齐”;课前,提醒孩子们提前准备好课本、文具,摆放整齐;课堂上,通过口令提醒、榜样示范等方式,纠正孩子们的坐姿与读写姿势,鼓励他们 “发言先举手,声音要洪亮”,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一次次的反复训练,让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孩子们心中逐渐扎根。

2. 主题班会,强化意识认知

为让孩子们从内心深处理解好习惯的重要性,学校组织一年级各班开展了 “我是小学生啦”“校园礼仪我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等系列主题班会。班会形式生动有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老师通过讲述 “好习惯小故事”,让孩子们在趣味情节中感受习惯的力量;教孩子们学唱 “行为习惯儿歌”,朗朗上口的歌词让规范要求变得通俗易懂;还组织情景表演,让孩子们在模拟的 “问路”“借东西” 等场景中,亲身实践文明礼仪。多样的形式让班会不再是枯燥的 “说教”,而是孩子们主动参与、主动认知的过程。

3. 环境营造,注重文化熏陶

“润物细无声” 的环境熏陶,对习惯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空间,为一年级新生打造了浓厚的 “习惯养成”文化氛围:教室的墙壁上,张贴着 “坐姿端正”“认真倾听” 的卡通宣传画;校园走廊的展板上,展示着 “好习惯名言” 和优秀学生的行为案例;校园广播站每天定时播报 “好习惯小故事”,让孩子们在课间也能受到正向引导。走进校园,孩子们目之所及、耳之所闻,都是与好习惯相关的内容,这种沉浸式的文化氛围,让 “讲习惯、守规范” 成为孩子们的自觉意识。

4. 实战演练,巩固行为成果

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学校针对一年级新生可能遇到的校园场景,组织了多次 “实战演练”:队列训练中,孩子们学会了快速排队、保持队形,步伐逐渐整齐;上下楼梯演练时,老师带领孩子们熟悉 “靠右行、不推挤” 的规则,确保通行安全;饮水机接水演练和如厕演练,让孩子们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混乱与危险。

此外,学校还开展了 “整理书包大赛”“穿系鞋带比赛” 等趣味活动。比赛中,孩子们全神贯注地整理书本、系鞋带,在欢声笑语中提升了生活自理能力。实战演练与趣味活动相结合,让孩子们将行为要求真正转化为了具体行动,习惯养成的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5. 家校联动,凝聚教育合力

习惯养成需要学校与家庭的协同配合。为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习惯培养中,学校通过多渠道搭建家校沟通桥梁:开学初召开新生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 “行为习惯养成月” 的活动安排与培养重点,分享家庭习惯培养的方法与技巧;利用班级微信群,教师定期分享孩子们在学校的习惯养成情况,发布家庭训练建议;还向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呼吁家长在家中同步培养孩子的作息习惯、整理习惯、礼仪习惯,实现 “学校教育” 与 “家庭教育” 的无缝衔接,形成教育合力。

——成果显著,初绽风采:让习惯培养有 “成效”

经过一个月的集中培养与持续强化,一年级新生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习惯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习惯养成的成效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悄然显现。

如今走进南岗路小学的校园,清晨总能听到孩子们主动向老师、同学问好的清脆声音,礼貌用语成为了校园里的 “流行语”;课间时分,追逐打闹的现象明显减少,更多孩子选择在教室看书、整理文具,或在操场有序玩耍;课堂上,孩子们专注倾听的眼神多了,随意插嘴、坐姿歪斜的情况少了,举手发言的积极性显著提高;放学时,一年级的路队整齐有序,孩子们迈着轻快的步伐,在老师的带领下安全离校,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些细微的变化,无不展现出南岗路小学一年级新生文明、守纪、阳光、向上的精神风采,也印证了 “行为习惯养成月” 活动的显著成效。

——持续深化,奠基未来:让习惯培养有 “长效”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更需要长期的坚持与巩固。本次 “行为习惯养成月” 活动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未来,枝江市南岗路小学将持续关注一年级新生行为习惯的巩固与延伸,并逐步将习惯培养拓展到其他年级,建立起 “常态化、长效化” 的习惯培养机制。

学校将把习惯培养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定期开展习惯评比、设立 “习惯小标兵”、更新校园习惯文化内容等方式,不断强化孩子们的好习惯意识。同时,继续深化家校合作,引导家长成为孩子习惯养成的 “同盟军”,让好习惯伴随孩子们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助力每一位南岗路小学的学子在良好习惯的滋养下,健康、快乐、卓越地成长,成长为有素养、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刘卫东 王雅倩 刘孜孜报道)

来源:欣妍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