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切缅怀“九一八”事变中的革命先烈,铭记历史教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切实增强全校师生的国防观念、人防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空袭、灾害等紧急情况的应急避险、自救互救及疏散逃生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及上级相关要求,苏埠镇第一小学于2025年9月
——裕安区苏埠镇第一小学举行“9.18”防空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
为深切缅怀“九一八”事变中的革命先烈,铭记历史教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切实增强全校师生的国防观念、人防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空袭、灾害等紧急情况的应急避险、自救互救及疏散逃生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及上级相关要求,苏埠镇第一小学于2025年9月18日上午成功举行了“9.18”防空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本次演练旨在通过模拟战时防空疏散场景,对师生进行深刻的国防安全、爱国主义和生命安全教育,检验学校应急疏散预案的科学性与实用性,锻炼应急指挥体系的组织协调能力,确保在真实险情发生时能快速、高效、有序地实施疏散掩蔽,最大限度保障师生生命安全。
二、精心组织与充分准备
学校高度重视此次演练活动,成立了以侯清正校长为总指挥的演练领导小组,并于9月15日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详细部署演练事宜,明确各岗位职责。
演练前,各班班主任认真开展了演练前的安全教育,向学生详细讲解演练的时间、信号、路线、顺序、纪律要求及注意事项,强调演练的模拟性和预防性,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同时,学校组织人员对疏散路线及安全区域进行了细致检查,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了通道畅通。
班主任在教室向学生讲解注意事项,学生认真听讲
三、演练过程紧张有序
9月18日上午9时18分,随着校园内预先警报的骤然响起,演练正式拉开帷幕。
1. 迅速响应,有序疏散:全体教师立即停止授课,迅速组织学生按照预定疏散路线撤离。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双手护头,弯腰低姿,紧张而不慌乱地从各教学楼、楼梯快速向操场安全地带转移。各楼层、楼梯转角处的护导教师(熊国伟、谢玲、安国庆、陶红梅、经海军、江木楠等)尽职尽责,指引路线,维持秩序,防止拥挤、踩踏。
学生从教室有序疏散
学生有序从楼道跑出,教师在一旁引导
学生沿楼梯下行,护导教师在转角处守护
学生有序下行
2. 学生在楼梯间有序疏散安全集结,清点人数:各班到达指定安全位置(操场大课间操位置)后,立即抱头蹲下,班主任快速清点并上报本班人数。整个疏散过程流程清晰,组织严密,行动迅速,达到了预期效果。
3. 环节完整,教育深入:演练严格遵循预案程序,依次鸣响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在空袭警报期间,学生们按要求蹲下掩护,教师守护在旁;在警报间隙,广播组进行了防空防灾知识宣传。整个过程模拟真实,环节紧凑。
学生抵达安全位置抱头蹲下
4. 保障到位,全程护航:引导组(刘峰、余光林)在指定地点接应疏散队伍;应急救护及后勤保障组(王圣)在操场待命,随时准备处理突发情况,为演练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四、活动总结与反思提升
演练结束后,总指挥侯清正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现场总结点评。他肯定了全体师生在演练中表现出的高度纪律性、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精神,强调了铭记历史、居安思危、提升自救能力的重要性,并对演练中的细节提出了进一步的优化建议。
侯校长在操场前方对全体师生进行总结
此次“9.18”防空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深刻的国防教育和安全教育实践课,更是一次宝贵的爱国主义精神洗礼。它有效增强了师生的人防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检验了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整个活动达到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学校将继续常态化开展安全演练活动,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
图文:王 圣
一审:林成娟
二审:邓贤哲
签发:侯清正
来源:皖西风采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