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领航,共筑未来:肺癌规范诊疗中外交流合作项目第七期线上研讨会圆满落幕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8 19:31 2

摘要:2025年6月14日,由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主办的“肺癌规范诊疗中外交流合作项目”第七期线上研讨会(以下简称“会议”)举办。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于振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储天晴主任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波教授共同担任大会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中美专家云端论道,探讨肺癌靶向与免疫治疗新突破,携手推进精准诊疗的规范化与国际化进程

2025年6月14日,由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主办的“肺癌规范诊疗中外交流合作项目”第七期线上研讨会(以下简称“会议”)举办。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于振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储天晴主任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波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特邀国际知名专家-西奈山蒂施癌症研究所Fred Hirsch教授参与学术交流,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汤传昊教授、上海市肺科医院王雷主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田攀文主任、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红兵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蔡欣教授、北京胸科医院李红霞主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阿曼主任、江苏省肿瘤医院彭伟主任、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张涛主任、青岛市市立医院王军华主任、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月芬主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赵珅主任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高霞主任等肺癌领域专家齐聚云端,通过专题报告、中美对话和圆桌讨论等形式,全面分享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联合策略的前沿进展,为推动我国肺癌诊疗的规范化和国际化进程提供了重要学术支持。

国际视野:聚焦靶向治疗新突破,共议耐药管理新策略

Fred Hirsch教授系统阐述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重点分析了第三代EGFR-TKI作为一线标准治疗的临床优势,以及联合化疗或双靶向治疗(如EGFR-MET双抗)在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方面的突破。同时,Fred Hirsch教授探讨了ADC药物及双特异性抗体在克服耐药方面的潜力,并指出新辅助靶向治疗在早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最后,他强调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联合治疗的毒性管理及耐药机制异质性,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治疗策略以提升患者生存获益。

图1 Fred Hirsch教授学术分享

刘红兵教授、蔡欣教授、李红霞主任和Fred Hirsch教授围绕EGFR突变NSCLC的靶向治疗策略展开讨论。刘红兵教授针对EGFR突变NSCLC的临床挑战(如脑转移、联合治疗优化)引导话题,Fred Hirsch教授对此作出针对性回应,对于EGFR突变患者,一线治疗中第三代EGFR-TKI单药仍是常用方案,但越来越多医生选择联合化疗,尽管需权衡其毒性。他强调,目前缺乏最佳治疗顺序的明确证据,临床决策需平衡疗效、毒性和患者依从性。针对脑转移患者,Fred Hirsch教授建议联合EGFR-TKI与化疗,并根据转移灶数量及分布考虑局部放疗。蔡欣教授补充,第三代EGFR-TKI联合放疗可能改善疗效,但需个体化评估。

李红霞主任提出EGFR-TKI耐药后治疗选择问题。Fred Hirsch教授强调进展时活检(组织或液体活检)的重要性,以识别耐药机制,并针对性选择靶向治疗;若无明确靶点,可考虑化疗或免疫治疗。蔡欣教授探讨EGFR-TKI最佳治疗时长,Fred Hirsch教授表示尚无定论,未来可能通过ctDNA动态监测(如异常等位基因清除情况)指导治疗周期,但目前缺乏临床数据支持。对于EGFR-TKI联合其他疗法(如ADC、免疫治疗),Fred Hirsch教授认为第三代EGFR-TKI联合化疗目前证据较充分,但新型组合仍需更多研究验证。

汤传昊教授总结了NSCLC精准治疗的最新进展,涵盖靶向、免疫及联合治疗策略。从晚期到早期NSCLC,靶向与免疫治疗显著改善生存,但个体化组合及耐药管理仍是未来方向。

图2 汤传昊教授学术分享

王阿曼主任、彭伟主任、张涛主任和Fred Hirsch教授展开讨论。王阿曼主任指出,第三代EGFR-TKI通过FLAURA研究确立了晚期患者一线标准治疗地位,而ADAURA研究证实其在可手术患者中辅助治疗可使5年总生存(OS)率达80%以上。对于FLAURA2研究中第三代EGFR-TKI联合化疗方案,Fred Hirsch教授建议:耐受良好患者可维持化疗至进展,耐药后若无明确驱动突变优先选择化疗或ADC类药物;寡进展患者推荐局部治疗联合系统治疗延续。

针对EGFR-TKI与免疫联合的争议,彭伟主任提出PD-1抑制剂联合靶向治疗的探索方向,但Fred Hirsch教授强调目前缺乏生物学依据支持该联合策略,需明确序贯或同步给药模式。张涛主任则系统梳理了耐药后治疗路径:强调通过基因检测识别耐药机制(如C797S、MET扩增)对指导后续ADC或双抗治疗的关键作用。

中国声音:探索精准治疗新路径,引领联合治疗新方向

王雷主任以《前沿速递-Post ASCO:从延长总生存角度看靶向新进展及思考》为题,系统梳理了2025 ASCO年会中NSCLC靶向治疗领域的最新突破,重点探讨了延长患者OS的创新策略与研究启示。田攀文主任则围绕《前沿速递-Post ASCO: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新突破》展开专题报告,详细解读了ASCO会议上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取得的重要临床进展。

王军华主任、张月芬主任、赵珅主任和高霞主任围绕EGFR突变阳性NSCLC的精准治疗策略展开交流。王军华主任指出,FLAURA研究证实第三代EGFR-TKI一线治疗中位OS达38.6个月,显著优于第一代TKI,奠定了其标准治疗地位;而MARIPOSA研究显示EGFR-MET双抗方案OS延长超1年,为联合治疗提供新选择。张月芬主任强调OS仍是疗效评价金标准,但需平衡疗效与安全性,特别关注脑转移患者(约50%发生率)中第三代EGFR-TKI透过血脑屏障的优势。

针对联合治疗争议,赵珅主任提出分层策略:对存在不良预后因素(如脑转移、L858R突变、TP53共突变)患者推荐强化联合(如第三代EGFR-TKI+化疗),而低危患者可考虑单药TKI;同时强调ctDNA动态监测对治疗调整的指导价值。高霞主任则指出真实世界中70%患者因便利性倾向单药TKI,仅特殊人群接受联合方案。对于耐药后管理,需通过二次活检(液体活检优先)明确耐药机制(如MET扩增),并探索ADC等新型药物后线应用。

图3 圆桌讨论环节

金波教授在总结中指出,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领域,ADRIATIC研究确立同步放化疗后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新标准,免疫治疗时机对疗效与安全性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多项研究正在探索优化治疗方案,未来需进一步验证抗血管药物在维持治疗中的价值。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来源:医学界影像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