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水稻长势喜人,这两年通过供销社农业社会化服务,从旋耕、插秧到收割、烘干都是供销社组织按时按点来服务,价格实惠速度还快,像今年这连续的阴雨天也不怕谷子发霉,我只需要将供销社烘干的稻谷拉回去就可以了,啥心都不用操。”李大爷笑着说。
眼下,正是秋收的关键时节,南郑区供销合作社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机助力秋收工作,确保颗粒归仓。
在南郑区青树镇沙河子村金色的稻田里,工作人员正驾驶着收割机来回穿梭,伴随着农机的轰鸣声,一粒粒饱满的稻粒很快被“收入囊中”。
村民李大爷家的2亩多水稻不到一小时就收割完毕。谈到今年的收成,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水稻长势喜人,这两年通过供销社农业社会化服务,从旋耕、插秧到收割、烘干都是供销社组织按时按点来服务,价格实惠速度还快,像今年这连续的阴雨天也不怕谷子发霉,我只需要将供销社烘干的稻谷拉回去就可以了,啥心都不用操。”李大爷笑着说。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机制。为促进粮食生产,从去年开始,南郑区供销社在全区大力推广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土地进行全程托管,解决种植户人员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
“我们的全程社会化服务是给老百姓的地从‘耕、种、防、收’到秸秆还田实行一个全程服务托管。目前青树供销社农事服务中心与4镇7个村签订农业社会化服务协议,服务面积达6000亩,受益农户2200户。”南郑区青树供销合作社主任兰方成说,今年秋收共派出4台收割机,目前已收割水稻4600亩,占总任务的70%。
烘干是保障粮食品质、减少产后损失的关键环节。在青树供销社农事服务中心,4台大型烘干机正满负荷运转。“这4组设备一次可烘干48吨水稻,最近我们实行24小时不间断作业,目前已为周边农户烘干稻谷60多吨。”兰方成说。
汉中汉香越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樊一杨,前一天从黄官镇五营村运来10吨稻谷,经过近一天的不间断清理和烘干,正顺利出仓装车。
“最近雨水多,湿稻谷没地方晾晒,很容易发霉减产。还好供销社有烘干塔,帮了我们大忙!”樊一杨说,他种植的400亩水稻正陆续收割,目前已烘干20多吨,后期还有100多吨待烘干,预计10月底可全部收储完毕。
秋收正酣,秋播备耕同样“弹药充足”。在新集镇的南郑区供销社农资配送中心,农户们络绎不绝,仔细询问农资特性与价格。
高台村村民何海明拿着一袋有机肥认真比对。“再过20天就要种油菜和小麦了,听说这款550有机肥能改善土壤板结,特意来看看。供销社的农资质量好、价格实惠,还能送货上门,太省心了。”
作为全区农资供应核心枢纽,该配送中心自2024年11月成立以来,已覆盖全区17个镇办,今年化肥供应量已超2300吨。
“目前储备农资70多吨,完全能满足秋播需求。”配送中心主任冯海龙表示,所有农资实行统一采购、严格质检,坚持“保本微利”原则,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让农户彻底告别“囤肥焦虑”。
从“田间”到“仓间”,从“种前”到“收后”,南郑供销社的服务贯穿农业生产全链条。
“供销社的根在农村、本在农业、情在农民。今年我们共托管水稻耕地1.4万亩,服务农户4600余户,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3个,发展农事服务中心9处,逐步建成区有配送中心、镇有配送站、村有配送点的三级直供配送网络体系。”南郑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委书记、主任张建军表示,后期将持续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大力发展社有企业,让供销社成为扎根田间地头的“服务员”、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来源:汉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