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中国?美日联合军演大秀肌肉,各种武器齐上阵,位置很关键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9 19:18 2

摘要:九月的石垣岛,本该是游客如织的旅游旺季。碧海蓝天之下,这座距离台湾仅二百多公里的日本小岛,却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全副武装的美日军人。

图源网络

九月的石垣岛,本该是游客如织的旅游旺季。碧海蓝天之下,这座距离台湾仅二百多公里的日本小岛,却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全副武装的美日军人。

9月16日这天,石垣岛上的日本陆上自卫队营地显得格外热闹。美国海军陆战队副司令和日本陆上自卫队西部方面总监,两位将军肩并肩站在一排排武器装备前,镜头记录下这个颇有意味的瞬间。

图源网络

镜头里那些钢铁巨兽,每一件都大有来头——美国的海军陆战队防空综合系统(MADIS)、远征舰艇拦截系统(NMESIS),还有日本的12式反舰导弹和03式中程地对空导弹。

这些平时藏在军火库里的家伙,今天全都摆到了明面上。

图源网络

要说这次美日联合展示,规模确实不小。光是参与的人数就让人咋舌——美军派出了约5000名官兵,日本自卫队更是出动了14000人。这还只是“坚决之龙25”演习的一部分。

罗杰·特纳中将亲自到场,这位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三远征部队的最高指挥官,平时坐镇冲绳,管着整个西太平洋地区的海军陆战队。他能亲自跑到石垣岛这个前哨站点,足见美军对这次活动的重视程度。

图源网络

展示的武器系统也是精挑细选。NMESIS系统是美军的新宠儿,使用的是挪威研发的海军打击导弹,射程达到185公里。

这套系统的特点是机动灵活,可以从陆地上打击海上目标,完全符合美军现在力推的分布式海上作战概念。

说白了就是把导弹藏在各个小岛上,敌人的军舰一来,立马能给它来个措手不及。MADIS系统则是专门对付空中威胁的。

图源网络

这套防空系统分两个型号,Mk1装备“毒刺”导弹,Mk2则配备M134转轮机枪。无人机、直升机、巡航导弹,这些低空飞行的目标都是它的菜。在现代战争中,无人机威胁越来越大,MADIS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日本方面也不甘示弱。12式反舰导弹是日本自主研发的拳头产品,基础型号射程200公里,据说改进型能打到1000公里之外。这个射程意味着什么?从石垣岛发射,可以覆盖东海相当大的海域。

图源网络

03式中程地对空导弹系统虽然射程只有50公里,但2.5马赫的飞行速度,足以应对各种空中威胁,而且美军还把“提丰”中导系统首次部署到了日本。

这套系统可不简单,能发射中程和短程导弹,是美军撕毁《中导条约》后重点发展的武器。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对此表示强烈不满,称这是美国在全球各地部署陆基中程导弹的又一个不稳定步骤。

图源网络

整个武器展示活动,与其说是演习的一部分,不如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肌肉秀。每一件武器的摆放位置,每一个镜头的拍摄角度,都经过精心设计。美日两军想传达的信息很明确:我们有能力,有决心,也有足够的火力来“保卫”这片海域。

美日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举行如此大规模的军演,绝非偶然。仔细分析一下国际形势,就能看出其中的门道。

图源网络

今年是坚决之龙系列演习的第五个年头。从2021年开始,这个演习规模一年比一年大,今年更是创下历史新高。为什么会这样?答案要从整个印太地区的战略格局说起。

近年来美国一直在推进所谓的印太战略,核心就是要在第一岛链上构建一道军事防线。石垣岛的地理位置太特殊了、

东边是太平洋,西边是东海,往北170公里是钓鱼岛,往南200多公里就是台湾岛。这个位置恰好卡在第一岛链的关键节点上。

图源网络

日本方面也有自己的盘算。23年3月日本在石垣岛设立了陆上自卫队的首个据点,计划部署导弹部队。这是日本西南诸岛防卫强"计划的重要一环。

按照这个计划,日本要在从九州到台湾之间的岛链上,建立一系列军事据点,形成一道所谓的防御屏障。

美军对石垣岛的兴趣由来已久。美日早在2+2会谈后,双方就达成协议,增加军事设施的共同使用。这意味着美军可以更自由地使用日本的军事基地。

图源网络

23年9月美国海军的“先锋号”扫雷舰停靠石垣岛,这是2009年以来美军军舰首次到访。而如今他们又是大规模演习,美军在石垣岛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国际局势的变化也是重要因素。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全球军事对抗氛围浓厚。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急于在亚太地区展示力量,巩固同盟体系。日本则借机加快军事“正常化”步伐,大幅增加防务开支,引进更多先进武器。

图源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演习前不久,美日防长会谈决定,日本将在2025年引进美制战斧巡航导弹,首批可能达到200枚。这比原计划提前了。有分析认为这批导弹很可能部署在包括石垣岛在内的西南诸岛上。

演习的时间节点选择也很微妙。9月正值联合国大会召开期间,全球目光聚焦其中。美日选择这个时候在西太平洋秀肌肉,既避开了国际舆论的焦点,又能达到威慑效果。

图源网络

从演习内容看,对关键海域地形的防御被列为重点。什么是关键海域?哪里需要防御?答案不言自明。

美日两军在演习中强调多域作战、分布式作战,这些新概念的背后,是应对特定作战场景的针对性准备。冷静分析这次美日军演,几个细节特别值得玩味。

图源网络

演习地点的选择就很有讲究。石垣岛、冲绳、九州西南部、北海道北部,这些地方连成一条线,恰好勾勒出日本列岛的轮廓。

但重点显然在西南方向,特别是石垣岛。美军高级将领亲临现场,武器装备重点展示,媒体密集报道,所有的焦点都聚集在这个小岛上。

武器系统的搭配也经过精心设计。NMESIS打击海上目标,MADIS防御空中威胁,加上日本的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攻防体系。

图源网络

这种配置,明显是针对海空威胁设计的。在西太平洋地区,谁会对美日构成海空威胁?答案呼之欲出。演习规模逐年扩大的趋势也说明问题。

从最初的几千人到现在的近两万人,从单一军种到多军种联合,从常规训练到实弹射击,坚决之龙演习的升级轨迹清晰可见。

这种升级不是为了应对虚拟威胁,而是基于对现实安全环境的判断。美军加快在第一岛链的军事部署步伐。除了石垣岛,美军还在加强关岛、冲绳、菲律宾等地的军事存在。

图源网络

这些点连成线,线构成面,一张针对特定方向的军事网络正在形成。日本则配合美国,加快自身军事转型,从专守防卫向积极防卫转变。

技术层面的准备也在加速。美日不断强化情报共享、指挥协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合作。

这些看似枯燥的训练内容,实际上是未来联合作战的基础。舆论宣传配合军事行动。演习期间美日媒体大量报道,渲染所谓的“威胁”,为军事行动制造合法性。

图源网络

一些智库、学者也积极发声,论证加强军事合作的必要性。这种军事与舆论的配合,是现代混合战争的典型特征。

地区国家的反应各不相同。一些国家对美日军事合作表示支持,认为有助于地区平衡。但也有不少国家表示担忧,认为这会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东盟国家普遍希望保持中立,不愿选边站队。这种复杂的地区态势,给美日军事合作带来一定制约。

图源网络

经济因素也不容忽视。军演需要大量经费,武器采购更是天文数字。日本防务预算连年增长,已经突破了GDP1%的传统上限。

这些钱从哪里来?最终还是要由纳税人买单。在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军费激增会挤压民生开支,引发社会不满。

从长远看,美日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合作还会继续深化。但这种合作能走多远,取决于多种因素。国际格局的演变、地区形势的发展、各国内部的政治生态,都会影响美日军事合作的走向。

图源网络

石垣岛上的这场“武器秀”只是一个缩影。透过这个缩影可以看到西太平洋地区军事竞争加剧的现实,也能看到和平发展面临的挑战。如何管控分歧、避免冲突、维护地区和平稳定,这是摆在各方面前的共同课题。

历史告诉我们,军事对抗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对话合作才是正道。希望有关各方保持理性克制,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毕竟,和平发展才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来源:不可史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