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能否真正理解和做到 “松”与“抻筋拔骨”,可说是检验修练正宗内家拳还是肢体运动的试金石,据我接触到的习武者了解,大部人都对“松”和“抻筋拔骨”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认为什么劲都不用、松松垮垮地练功打拳就是“松”,完全误解及颠倒认知真正的“松”。
能否真正理解和做到 “松”与“抻筋拔骨”,可说是检验修练正宗内家拳还是肢体运动的试金石,据我接触到的习武者了解,大部人都对“松”和“抻筋拔骨”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认为什么劲都不用、松松垮垮地练功打拳就是“松”,完全误解及颠倒认知真正的“松”。
大部份习武者对“松”没有正确的身知体悟,这是当今武术界的悲哀。笔者有幸得到道家隐踪绵拳第四代传人陈兆坤师父的亲传,对这个内家拳的基本问题有了真正的身知和心知,写出来供自己日后总结和同道们共研。
“抻筋拔骨”是“松”的前提条件,我们知道内家拳无论站桩、练功、行拳都必须做到坐胯、收肛提裆、锁丹田、突命门、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虚灵顶劲 ,做这些要求的目的是上身通过头部与胸部、肩与颈、裆胯与腰、丹田与背部等对拉,把身体脊柱自然弯曲的“S”形填平伸直。
这些要求做到了,身体的“筋”就可以“抻”起,筋抻起后,脊柱和腿胯的骨即可节节抻拔,当身体做到抻筋拔骨,筋骨抻紧后粘附着筋骨的肉就会慢慢松下来,这才是真“松”,“松”是做到“抻筋拔骨〞的必然结果。如果没有“抻筋拔骨〞的“松”,都是“假松”,是松懈的松。
抻筋拔骨区别于压腿、劈叉等机械性弯曲变形的拔筋,他是在相对静止(蠕动)的桩功状态下,通过气血鼓荡,使筋膨胀骨撑起 ,好比“半撑开”的雨伞,筋似龙骨,骨如伞把,肉象雨衣,骨拔筋撑。
抻筋拔骨要求“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留有回旋余地,可收可抻,可进可退,收发自如。
抻筋拔骨表现为骨骼合理支撑下的“筋紧肉松”;也就是拉长筋,拔开骨关节间缝隙。在技击训练中,气血鼓荡,筋紧生膨劲,肉松产炸力。
体会到“抻筋拔骨”的真“松”后,打拳练功,双腿会产生异常有力的“沉劲”,肉与骨似分离一样。按这种状态继续修练,由于肉经常处于松的状态,气血更加流畅,筋抻会使之慢慢长粗、骨的密度会慢慢增大,达至“骨密筋粗”,“骨密筋粗”是技击和养生的必备条件。
认真修练道家隐踪绵拳的基本功法----踩桩,就可以将“抻筋拔骨”练达身知,当练至第三套踩桩时,你就完全明白“抻筋拔骨〞和“松”之妙处。
来源:古法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