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CKD)因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医疗花费和低知晓率的“三高一低”特征,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报道,我国CKD患病率为8.2%~13.8%[1]。CKD病因多元,起病隐匿,给临床防治带来巨大挑战。同时,CKD也与心血管疾病(CVD)、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DM)等相伴相生,CKD高危人群往往会因原发病不同而就诊于不同科室,使CKD早期筛查与防治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患者疾病负担进一步加重。摘要:慢性肾脏病(CKD)因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医疗花费和低知晓率的“三高一低”特征,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报道,我国CKD患病率为8.2%~13.8%
为建立CKD多学科共筛共管体系,助力CKD患者早发现、早治疗,《慢性肾脏病多学科临床管理路径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应运而生!值此契机,我们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内科陈楠教授对共识制定的背景、过程及管理策略进行详细分享,优化CKD多学科管理路径,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指导。
CKD是多学科临床管理的枢纽,
01
您是《慢性肾脏病多学科临床管理路径专家共识》的通信作者,可否请您介绍一下当初决定制定该共识的初衷或背景是什么?陈楠教授
放眼国际,早在2012年,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肾脏疾病预后质量倡议(KDOQI)及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先后提出“CKD”这一概念,并反复强调筛查微量蛋白尿的重要性。随着大量临床研究不断涌现,CKD领域在这十多年间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回望我国,肾科对微量蛋白尿的筛查重视程度仍然不够。
此外,CKD涉及多学科,尤其是心内科、内分泌科,CKD与CVD、DM组成我国慢病管理亟需翻越的“三座大山”,三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2]。因此,CKD不应被视作单独的疾病而使治疗一叶障目,应将CKD及其相关疾病视为整体进行联防联控,并通过微量蛋白尿、肾功能这两个重要指标的筛查,提高肾科和非肾科医生对CKD认知。02
该共识的制定需要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并且需要结合国内外最新指南共识、研究证据和临床经验,通过多轮讨论投票最终形成。可否请您分享一下共识制定的过程、期间遇到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陈楠教授
CKD 多学科管理中,由于多病共患,横向需考虑设立多学科联合门诊,汇集各专科医师共同讨论,统筹制定相关治疗方案;纵向需与基层医疗机构联合,完善转诊制度,全方位优化CKD治疗。
经验分享汇精华,学以致用出真知。共识在制订过程中,首先,我们必须查阅大量文献,进行梳理校验。其次,我们召集了全国的专家进行反复讨论,凝聚每位专家的经验智慧。再者,我们对专家提出的众多意见与建议进行多次确认,不断修改。共识的制定是一项大工程,环环相扣。重要的是,我们要了解疾病,了解肾脏与全身疾病的关联,并根据自身的临床经验,从整体出发,将众多专家CKD管理的智慧书写成册。历时8个月,最终形成这部凝心之作,旨在加强各学科和基层医生对 CKD 的认识,及时进行 CKD 筛查,及早干预,进而有效降低 CKD发病率,从基层和源头端减少肾病患者,改善患者预后[1]。03
目前国内外围绕
CKD及其伴发疾病发布了众多版本指南/专家共识,您认为《慢性肾脏病多学科临床管理路径专家共识》与既往发布的指南/专家共识有哪些差异?陈楠教授
国际上指南/共识主要是根据临床研究来编写。此次共识的制定主要参照了侯凡凡院士领衔发表的《钠-葡萄糖转运体2抑制剂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3],以及赵明辉教授领衔发表的《中国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指南》[4]。本共识主要突出了以下3个方面:多学科联动在CKD管理中的重要性。CKD贯穿多个学科,包括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呼吸科等,要倡导建立全科与专科结合、多学科共筛、共管模式,为CKD高危人群提供精准的筛查方案。
微量蛋白尿的筛查。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是多学科早期筛查CKD的重要监测指标,首选晨尿进行UACR检测。如果晨尿难以获得,可采用随机尿,这使得该项筛查更为方便,而不再强调24小时蛋白尿。此外,UACR 试纸检测阳性,应在3~6个月内至少进行3次UACR检测确认,有助于早筛、早诊、早治,而不必拖延至3个月的检测时间窗。
尽早启动CKD治疗。如果其他临床指标提示可能存在CKD时,应在首次出现估算肾小球滤过滤(eGFR)下降或UACR升高时考虑启动CKD治疗,建议尽早使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这些治疗CKD的一线药物,以延缓患者心肾风险进展,同时管理CKD相关并发症[1]。其中,SGLT2i可以单用,也可以联合ACEI/ARB等药物进一步改善心肾结局。
04
《慢性肾脏病多学科临床管理路径专家共识》的发布对肾内科及相关科室的临床实践具有哪些重要意义?陈楠教授
比如在心内科,CVD患者大部分都有微量蛋白尿,使肾脏受累,增加并发症、死亡的发生风险,如果在早期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让患者减少微量蛋白尿,将血压、血糖、血脂控制良好,患者预后将更佳。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共识来提高多学科对CKD的认知,加强筛查,尽早治疗。用药可选择SGLT2i、ACEI/ARB、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等具有肾心双重保护作用的药物[1]。只有合理、规范地用药,并且长期坚持,患者的生存期才会延长,获益更多。结语
CKD的临床管理应拓宽视野,放眼全局。多学科联动在CKD管理中尤为重要,同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针对CKD不同合并疾病推荐SGLT2i单用或联合使用,细化药物使用细节,进一步规范CKD治疗,达到患者肾心获益、改善预后的目的[1]。随着CKD规范化诊疗理念的普及,各级医院多学科在CKD诊疗方面的联动及强化综合治疗,将使更多患者从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多学科管理中受益。小调研
专家简介
陈楠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肾内科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终身教授
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通讯)
中国医药教育学会临床肾脏病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曾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会长,上海市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在NEW ENGL J MED等杂志发表文章400余篇,先后负责973计划、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分课题等30余项课题,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0余项2011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国际杰出贡献奖
2017年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多项国内外奖项
2021国际肾脏病学会(ISN)先驱奖(PIONEER AWARD)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肾脏病专委会,慢性肾脏病多学科临床管理路径专家共识委员会. 慢性肾脏病多学科临床管理路径专家共识[J]. 中华内科杂志,2024,63(12):1216-1227.
2. Ndumele CE, et al. A Synopsis of the Evidence for the Science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of Cardiovascular-Kidney-Metabolic (CKM) Syndrom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23;148(20):1636-1664.
3.《钠-葡萄糖转运体2抑制剂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专家组. 钠-葡萄糖转运体2抑制剂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23,39(11):879-888.
4.中华预防医学会肾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中国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指南[J]. 中华内科杂志,2023,62(8):902-930.
补充声明: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旨在满足您的医学信息需求,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不用于推广目的。
审批编号:CN-152059
过期日期:2025-04-09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仅供HCP观看。
来源:医脉通肾内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