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揭示:使用TikTok越久,外国用户对中国印象越正面,外国用户爱上中国

360影视 2025-01-11 11:17 2

摘要:随着2025年1月19日美国国会与白宫设定的TikTok“非卖即禁”最后期限临近,TikTok的命运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美国对TikTok的政策风波,已经成为国际舆论中一个重要的议题,甚至影响着全球社交媒体的生态格局。

随着2025年1月19日美国国会与白宫设定的TikTok“非卖即禁”最后期限临近,TikTok的命运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美国对TikTok的政策风波,已经成为国际舆论中一个重要的议题,甚至影响着全球社交媒体的生态格局。

TikTok

最近美国罗格斯大学网络传播研究所发布的一项关于TikTok的研究报告引发了广泛讨论。报告显示,与美国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如Instagram和YouTube相比,TikTok在全球范围内更容易展示对中国有利的内容,且国外用户在TikTok上花费的时间越长,他们对中国的印象也越积极,甚至有更多用户希望将中国列为旅游目的地。

这一研究结论并非空穴来风,许多TikTok用户的反馈也证实了这一点。相较于YouTube、X、Facebook等美国主流平台,TikTok上关于中国的内容更加多样且正面,尤其是那些“软性”内容,比如展示中国不同城市景观、独特文化和现代化成就的视频,往往能打破传统媒体对中国的负面叙事。

以重庆的网红打卡地、贵州的现代化大桥等视频为例,这些内容吸引了大量外国网友点赞和分享,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对中国的认知。即使这些内容并非“硬新闻”,它们仍能通过呈现中国的独特魅力和现代化进程,打破偏见,营造出一个更为真实、积极的中国形象。

TikTok

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美国的社交媒体平台,如YouTube和Facebook,难免会受到美国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尽管近年来有不少年轻用户上传关于中国的相对客观内容,但这些平台整体上仍难以摆脱美国传统主流媒体的偏见。

相较而言,TikTok作为全球新兴的社交媒体平台,其用户群体以年轻人为主,这一代人对中国的印象普遍较为正面,并且他们创作的内容也趋向于更为客观和多元。更重要的是,TikTok打破了美国主流媒体对国际舆论的叙事垄断,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平台看到一个与传统媒体报道截然不同的中国。

这一现象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就如在2024年巴以冲突中,TikTok上的一些视频打破了美国媒体对以色列的偏袒,直接展示了加沙地区的惨状,挑战了美国媒体对这一事件的传统叙事。这种“去中心化”的舆论传播模式,显然对美国的全球话语权构成了威胁。

巴以冲突

正如研究报告所揭示的,某些学者对这种现象提出了质疑,认为TikTok平台可能有意“操纵”用户的中国印象。对此,批评者似乎未能理解,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全球受众对中国的看法自然趋向于更加客观与正面。

尤其是在科技和经济日益崛起的今天,中国逐步在全球舞台上扮演着更加积极和重要的角色,国外公众对中国的理解与认知自然会有所改变。这一点也揭示了美国对TikTok的强烈警惕和敌意。在某种程度上,TikTok不仅仅是一个社交媒体平台,它已成为中美在全球舆论战中的一个重要战场。

美国白宫

TikTok的崛起使得美国传统的媒体垄断逐渐松动,全球舆论的传播更加多元化和去中心化。这种变化,无疑使得美国在国际叙事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了挑战,因此TikTok成为了美国政府重点打压的对象。不可忽视的是,TikTok的兴起标志着全球媒体生态的一个深刻变化。

在这一变化中,传统的西方话语体系不再是唯一的声音来源,越来越多的非西方媒体平台如TikTok的崛起,正在为全球公众提供更加多样、全面的信息视角。这一趋势,不仅推动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形象的转变,也为全球舆论带来了更广泛的声音和更多元的视角。

TikTok的影响力已经远超其作为商业产品的本身,成为中美对国际舆论和叙事主导权争夺的一个重要工具。随着中国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社交媒体的全球化进程,未来中国的国际形象有望得到持续改善。

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成就,更因为全球观众有机会通过像TikTok这样的平台,看到一个更为真实、立体的中国。

来源:局势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