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减重也能“翻车”?Nature子刊重磅揭秘

360影视 2025-01-21 18:31 3

摘要:在减重的道路上,运动常被视为万能的“法宝”。尽管大多数人都有一颗减重的心,但往往难以抵挡美食的诱惑。当代年轻人运动减重方式更是五花八门,似乎认为只要动起来,就可以毫无顾忌地享受高脂高热量的美食,比如: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撰文 | 吴樱

在减重的道路上,运动常被视为万能的“法宝”。尽管大多数人都有一颗减重的心,但往往难以抵挡美食的诱惑。当代年轻人运动减重方式更是五花八门,似乎认为只要动起来,就可以毫无顾忌地享受高脂高热量的美食,比如:

“晨跑豆腐脑,夜跑小烧烤”;“16+8饮食法”——16个小时吃8顿;“液断”——不喝水,只喝奶茶;“管住嘴,迈开腿”——管住别人的嘴不许说胖,好吃的亲自迈开腿去吃。然而,近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却打破了“运动减重人”的美好幻想。该研究表明,中高强度运动虽可预防高脂饮食引发的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但会加重高脂饮食小鼠的心脏损伤,致使循环脂质重新分布至心脏,进而造成心脏脂质过度积累与脂毒性。

图1:文献截图

看到这样的结果,刚从健身房出来准备吃炸鸡腿的你是不是瞬间“破防”了?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探究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

实验揭秘:运动对高脂小鼠的“多面影响”研究人员将小鼠分为正常饮食组(10%脂肪热量)和高脂高热量饮食组(60%脂肪热量),每组又细分为久坐组和不同强度运动组(包括低、中、高强度运动),持续8周。其中运动组每周5天在跑步机上跑步,分别以6m/min、12m/min、18m/min的速度持续60分钟。通过观察和检测各项指标,分析不同强度运动对高脂高热量饮食小鼠心脏功能的影响。“健身”误区:中强度运动竟对心脏“不利”中等强度对高脂高热量饮食小鼠代谢综合征的影响:高脂高热量饮食会增加小鼠体重、血糖、血脂水平及白色脂肪组织重量,损害胰岛素敏感性。而中等强度运动干预后可防止高脂高热量诱导的小鼠肥胖、高血糖和高血脂,降低体重、血糖、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浓度,减少白色脂肪组织重量,但在胰岛素敏感性方面无积极作用。不同强度运动对高脂高热量小鼠心脏功能的影响:(1)中等强度运动加剧了高脂高热量诱导的心脏功能障碍和病理改变,如降低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指标,加重心脏肥大、纤维化及病理肥大生物标志物水平。(2)在运动性能方面,高脂高热量喂养的久坐组小鼠运动能力受损,中等强度运动使高脂高热量小鼠运动性能进一步下降,而对正常饮食组小鼠运动性能无显著改善作用。(3)不同强度运动对比显示,低强度运动可改善高脂高热量小鼠心脏功能,增加运动性能;中等强度运动和高强度运动虽在减轻体重和改善血脂方面效果较好,但会加重心脏损伤和功能障碍,且高强度运动对心脏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运动对高脂高热量小鼠心脏脂质代谢的影响:(1)中等强度运动加重了高脂高热量诱导的心脏脂质积累,增加了心肌细胞内脂滴数量和面积,提高了心脏中甘油三酯、二酰甘油、神经酰胺和胆固醇含量,且高强度运动诱导的脂质积累更严重。(2)脂质追踪实验表明,中等强度运动导致循环脂质从肝脏和白色脂肪组织重新分布到心脏,使心脏中标记的棕榈酸和荧光标记的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同时减少肝脏和白色脂肪组织中的脂质含量,但对骨骼肌脂质沉积无明显降低作用。(3)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显示,中等强度运动增加了高脂高热量小鼠心脏中脂肪酸摄取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降低了脂肪酸降解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导致心脏脂质摄取增加、氧化减少,进而引起脂质异常沉积和心脏功能损伤。(4)线粒体功能相关分析表明,高脂高热量喂养本身会损害心脏线粒体呼吸功能,中等强度运动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损伤,减少了脂肪酸氧化能力,影响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和ATP合成相关通路,改变线粒体超微结构(如减小线粒体尺寸、降低嵴密度)等,导致脂质沉积和心脏功能障碍。

小结

综上所述,别再天真地以为只要运动了就可以毫无顾忌地胡吃海喝。就像实验中的小鼠,中等强度运动搭配高脂高热量饮食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体重和血脂,但却会对心脏功能、脂质代谢以及线粒体功能等产生诸多不良影响,高强度运动更是如此!

所以,下次当你手中的炸鸡腿和小蛋糕看起来格外诱人时,不妨想一想这项研究,选择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度且适宜的运动,不然注意你的心脏“使绊子”哦!

参考文献:[1] Geng J, Zhang X, Guo Y, et al. Moderate-intensity interval exercise exacerbates cardiac lipotoxicity in high-fat, high-calories diet-fed mice. Nat Commun. 2025 Jan 12;16(1):613.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来源:医学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