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真实死因有变?专家释疑!出现这些症状,千万别拖→

360影视 2025-02-05 16:18 3

摘要:看看新闻Knews 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居旻杰,他表示病毒性肺炎造成大S死亡其实也是有这种可能的。

WINTER

近日

据媒体报道

中国台湾女演员、歌手、主持人

徐熙媛(大S)

因流感并发肺炎离世

大S离世后

有台媒引述知情人士说法称

大S真实死因为“败血症”

并非肺炎

看看新闻Knews 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居旻杰,他表示病毒性肺炎造成大S死亡其实也是有这种可能的。

但是大多数情况临床碰到更多可能由于病毒的感染导致免疫功能的下降,所引起的继发感染,细菌、或者是真菌的感染以后引起的败血症,专业其实叫做脓毒血症或者是感染性休克。因为她本身的基础情况就比较差。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如果再合并了其他的一些细菌或者那个真菌的感染,特别是肺部,那么病因的控制就比较困难。

目前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

我们仍需警惕

流感引发的“蝴蝶效应”

流感(Influenza)

在中文中称为“流行性感冒”

由于其中带有“感冒”两个字

所以很多人以为它是普通感冒

对流感掉以轻心

但其实

得了流感

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甚至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流感是什么?

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1.普通感冒症状

典型的普通感冒通常表现为鼻涕、鼻塞明显,其他常见症状包括咽干、痒或痛,咳嗽和不适感,成人感冒很少发热或低热。咳嗽较常见,往往出现在鼻塞、鼻涕症状之后;鼻分泌物可能清稀,也可能呈脓性(不一定是细菌感染)。

2.流感症状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最大的差异 在于其严重性。不同人感染流感后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症状跟感冒类似,重者则会有上文提到的并发症。

从症状上分辨流感和感冒,有时不会很准确。最快速、最精确的方法是病原检测。如果没有办法及时进行检测,随着疾病的发展, 两者在症状上还是可能出现一些差异:

肺炎

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

临床上把小于5岁、大于等于65岁(也有指南界限在大于50岁) 、孕妇、产后2周内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列为并发症高危人群。健康的中青年人群流感出现并发症风险低,但也不能因此忽视风险。

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典型表现是咳嗽伴呼吸困难、呼吸急速(>24次/分)、缺氧和发热(>3天)。肺炎类型包括:

1.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流感发作3~5日后仍持续存在高热,以及有上述肺炎表现。通常很严重,进展可能很快,不积极干预会有生命危险,特别是有肺部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

2.继发细菌性肺炎:流感症状有所好转(包括热退)后,再次出现发热和咳脓痰。通常出现在流感数天后(7~14天),最常见,在重症流感中约占1/3,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往往危重。

3.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性肺炎:参考上两者,可表现为症状逐步加重,也可表现为短暂好转后加重。

这些流感并发症也要注意

除了肺炎,流感还有这些并发症也要当心:

1.心脏并发症

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约占成人流感的12%,但流感性心肌炎和心包炎罕见。

2.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癫痫发作多见于儿童和癫痫患者,流感相关性脑病更常见于儿童,流感导致成人脑炎、脑血管意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吉兰-巴雷综合征,总体上不常见。

3.肌肉骨骼并发症

重度肌炎和横纹肌溶解(极度肌痛、无力、尿色加深)更常见于儿童。虽然肌痛是流感的突出特征,但真正的肌炎并不常见。

4.中毒性休克

在最近几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暴发期间,既往健康的儿童和成人中出现了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多跟继发产毒葡萄球菌感染有关。

5.合并感染

包括肺炎(其他病毒、细菌、真菌)、菌血症、脑膜炎和曲霉菌病。对于发热超过3~5日、退热后再次发热,或病程3~5天后症状仍持续加重的流感患者,需要警惕。

得了流感后怎么办?

A 自我判断

在流感季节,如果身处小区、学校、办公场所等出现过流感病例的环境中,平时身体健康的人突然出现发热、咳嗽、肌痛或乏力等症状,临床上即可疑诊为流感,无需通过流感检测来确诊。 自行购买抗原进行家庭检测也是可行的办法,但由于采样技术存在影响,检测结果为阳性时,准确率可能难以达到通常所说的50% - 70%。若想要明确诊断,建议在1 - 2天内多次采样,这样能有效提高检测结果呈阳性的准确率。

对于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流感,成人一般会有大约3天的发热和呼吸道症状,之后病情大多会逐渐好转。不过,完全康复大概需要10到14天,其中年纪较大或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恢复时间会更久。另外,部分患者在康复后,乏力的症状还会持续数周。

一旦流感引发了并发症,或是出现脱水迹象(表现为口渴、疲倦、尿液量少且颜色发黄),以及心肺功能受损、精神状态改变等情况,通常就意味着已发展为重症,必须住院接受治疗。

B 疑诊或确诊流感时,符合以下任一情况,需要积极抗病毒治疗:

①并发症高危人群:只要是高危人群感染流感,无论症状是轻是重,病程是否超过2天,均建议开展抗病毒治疗。

②高危人群接触者:自身虽不属于高危人群,但生活中会接触到小孩、老人这类高危人群的流感患者,无论症状程度如何,也不管病程是否超过2天,都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

③流感持续或重症:流感样症状持续超3天、出现并发症或重症,以及重症或病程超2天,建议遵医嘱用抗病毒药及时治疗。

C 不属于以上三种情况,用药前先权衡利弊:

如果病程处于48小时以内,你可以结合自身生活、工作或者学习等实际需求,与医生充分沟通后,再决定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这是因为轻症流感具备自愈的可能性,药物虽能缩短病程,却也存在增加耐药风险的问题。

要是病程已经超过48小时,且不符合上述三点需要用药的情形,那么就不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了。

流感危害很大

易引发严重并发症

对高危人群尤为致命

因此,除了养成良好习惯外

一定要重视流感疫苗接种!

由于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

每年流感流行株可能发生变化

建议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

/健康科普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