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蛇年春晚身着大花袄、从容玩转手绢的人形机器人“福兮”爆火之后,机器人话题热度一直不减。从春晚舞台到工厂车间,从实验室到日常生活,人形机器人正以惊人的速度走进人们的视野。
自蛇年春晚身着大花袄、从容玩转手绢的人形机器人“福兮”爆火之后,机器人话题热度一直不减。从春晚舞台到工厂车间,从实验室到日常生活,人形机器人正以惊人的速度走进人们的视野。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的日益广泛,2025年被业界人士视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而西安,这座千年古都,正以其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创新活力,在这场未来产业的“马拉松”中奋力竞逐。西安有什么底气在这场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又将如何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探访。
第三代“晓唯”机器人正在做性能测试
看动力:
机器人“专利引擎”强劲
走进陕西伟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记者耳边传来机械臂运转的轻微嗡鸣声。在整齐排列的设备中,第三代人形机器人“晓唯”格外引人注目。它身高170厘米,体重55公斤,外形酷似人类,两条修长且灵活的腿稳稳站立,仿佛随时准备迈步向前。
记者注意到,“晓唯”的肩部、肘部、膝部都采用了仿生关节设计,动作流畅自然,手臂末端的负载能力可达5公斤,能够轻松完成抓取、搬运等任务。工程师在“晓唯”面前设置障碍物,“晓唯”能基于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在行走过程中自动绕开,动作流畅得令人惊叹。
据新战略产业研究所的统计显示,截至2025年2月,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已累计超过1.28万件,稳居全球第一。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创新热潮正席卷各地,而这股创新浪潮中也不乏陕西企业的身影。
成立于2017年的陕西伟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和立体智能视觉系统研发与应用的高科技企业。2024年,该公司成功申请了17件人形机器人相关专利,与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等顶尖科研机构的申请数量并驾齐驱。截至目前,伟景智能及陕西伟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已申请及授权的人形机器人及立体视觉软硬件专利总数达17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75项。
“我们始终相信,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从最初的研发团队组建,到如今拥有多项专利,这是我们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与应用的结果。”陕西伟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董霄剑说道。
看舞台:
在广阔场景里“大显身手”
在陕西伟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一个产品视频中,记者看到了初秋时节的一个场景:伟景机器人研发的农业采摘机器人正在苹果园中忙碌地工作着。它灵活地穿梭在果树之间,机械臂精准地识别并摘取成熟的果实,动作娴熟得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果农。
在西安火车站候车大厅,熙熙攘攘的旅客中,一个身高1.5米的机器人脚踩平衡车,轻盈地在人群中穿梭。这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推出的首款人形客运服务AI机器人“小铁”。它能实时解答旅客关于检票口位置、列车时刻等问题,并同步展示相关信息。还可识别旅客需求并作出响应,甚至给你唱一首《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
“人形机器人在陕西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在农业领域,机器人可助力采摘、播种、施肥,提升效率;在养老领域,可以提供陪伴、护理和健康监测;在服务业领域,可以承担导览、配送、清洁等任务。”长安大学先进控制与机器人研究所教授朱雅光向记者说道。
“未来,应用于不同场景的机器人产品将不断出现。比如在养老领域,人形护理机器人就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和良好的市场前景。需求带动应用落地,相信人形护理机器人很快就会出现在我们身边。”一位机器人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道。
看后劲:
“人才蓄水池”源源活水不断
在西安市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的一间办公室里,长安大学教授朱雅光正带领团队忙碌着。房间不大,桌上摆满了各种零部件和实验设备,电脑屏幕上闪烁着复杂的代码和三维模型。这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办公室,每个人都在为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而全力以赴。
在特种移动机器人作业平台、高功率密度关节电机、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数字孪生遥控系统等领域,朱雅光教授团队成果丰硕,拥有多项知识产权。
2024年,西安环大学概念验证基金向朱雅光团队的机器人项目投入资金,并助力其在西安创新设计中心注册公司——西安云合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加速产品研发进程。目前,该公司正在加快推出一款国内领先的四足防爆巡检机器人,推动科研成果落地。
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科教中心,西安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等高校在机器人领域拥有雄厚科研实力,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这些人才就如“新鲜血液”,不断注入西安人形机器人产业,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确保西安在这场机器人产业“马拉松”中“后劲十足”地奔跑。
与此同时,除了科研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西安还通过赛事激发创新活力。来自西安缔造者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第七代桌面级机器人,通过嫁接视觉、语音等系统,实现了更高的交互性和智能化。依托先进的桌面级人形机器人、完整的比赛模式和丰富的比赛经验,缔造者机器人成功举办了“创梦开源人形挑战赛”,并于2024年5月在西安成功举行,进一步激发了西安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活力。
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的号角已经吹响,但这无疑是一场竞争激烈的产业“马拉松”。从专利到产品,从科研到产业,从举办赛事到人才培养……西安凭借专利、场景和人才三大优势,正以昂扬的姿态奔跑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赛道上。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骁华
来源:前方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