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陕北“说书人”到全国人大代表:樊九平的调解之路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13 08:44 5

摘要:在陕北这块广袤的大地上,有这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樊九平。从昔日的陕北说书人,到如今的基层人民调解员,樊九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深刻内涵,也成为了千家平安、万户和谐的守护者。

在陕北这块广袤的大地上,有这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樊九平。从昔日的陕北说书人,到如今的基层人民调解员,樊九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深刻内涵,也成为了千家平安、万户和谐的守护者。

“化解矛盾一件,平安治理一片。”这是樊九平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他看来,调解工作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对党和人民群众信任的最好回应。每当发现群众因矛盾纠纷而愁眉不展,最终在他的耐心努力下一定能够化开心结、破涕为笑时,樊九平才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满足。他说:“每当我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就知道,我的调解工作得到了最大的褒奖。”

樊九平的调解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他深知,有些矛盾纠纷错综复杂,需要耐心细致地做工作,甚至需要三番五次地去谈心、去说理。为此,他时常深入村民当中,了解实际情况,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早化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与基层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成为了他们心中的“贴心人”。

在调解工作中,樊九平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他常说;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边,始终保持一碗水端平公心。他深知,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杆秤,这杆秤就是实际行动。因此,他始终用实际行动说话,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和信任。如今,“有难事,就找‘樊公道’!”已经成为了百姓的口头禅。

樊九平深知,调解工作不仅需要热情和耐心,更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此,他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调解经验。23年来,他调解了大大小小的纠纷2600多起,成为了乡亲们心中的“调解专家”。他的调解室也被乡党委命名为“樊九平调解室”,并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带动了一批像他一样的基层人民调解员。

回顾自己的调解之路,樊九平感慨万千。他说:“我从小喜欢陕北说书,后来拜师学艺在外说书多年。回到桥镇村后,乡亲们觉得我常年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谁家有了矛盾纠纷都愿意找我去评理。我始终坚持一碗水端平,时间长了,我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这份信任,成为了他调解工作的最大动力。

站在全国人大代表的通道上,樊九平面对中外媒体记者的提问,从容不迫、侃侃而谈。他的“五心”通百姓之心的故事,也随着镜头的传播而广为人知。他说:“调解的次数多了,经验也越来越丰富。我深知,只要依法依理,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和问题。既然群众信任我,我就要迎难而上,为他们排忧解难。”

樊九平的故事,是新时代基层人民调解员的一个缩影。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成为了千家平安、万家和谐的守护者。他的事迹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基层调解工作中来,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

来源:亲切光束Z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