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也是春季的中点。在这个时候,阳光直射赤道,昼夜温差逐渐缩小,气温回升,万物复苏,正是播种的好时节。而对于农民来说,春分前后的气候变化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温暖的阳光和适宜的降水量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温差过大、倒春
春分前后,豆类种植的温度与湿度挑战
前言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也是春季的中点。在这个时候,阳光直射赤道,昼夜温差逐渐缩小,气温回升,万物复苏,正是播种的好时节。而对于农民来说,春分前后的气候变化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温暖的阳光和适宜的降水量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温差过大、倒春寒等极端天气也可能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对于一些对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的作物来说,比如豆类。
豆类作物种类繁多,其中豇豆、四季豆和毛豆是最常见的几种,而它们的生长发育却受到气温和土壤湿度的直接影响。在春分前后,如果遇到低温和过多的降水,豆类的生长环境很可能会受到破坏,甚至出现烂种、倒伏等问题,给农民的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
一、豆类种植的温度与湿度要求
豆类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比较严格,一般来说,适宜的地温和空气温度,以及适量的土壤湿度,才能够保证豆类的正常生长发育。
1. 豇豆
豇豆是一种喜温暖、怕寒冷的作物,一般来说,适宜的地温应该在15℃以上,而当地温低于13℃时,豇豆的发芽率和出苗率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出现种子发芽后直接死亡的情况,这对于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此外,豇豆还比较怕霜冻,如果在春分前后,遇到倒春寒的天气,尤其是夜间气温骤降到0℃以下,豇豆很容易受到冻害,出现叶片发黄、干枯,甚至整株死亡的情况,这对于豇豆的产量和品质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 四季豆
四季豆相比于豇豆来说,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要稍强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四季豆可以在任何温度条件下生长发育,当地温低于10℃,或者出现霜冻天气时,四季豆的生长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出现冻害的情况,这对于四季豆的产量和品质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而在湿度方面,四季豆对于土壤湿度的要求也比较严格,一般来说,适宜的土壤湿度应该在60%~70%之间,如果土壤湿度过大,容易出现烂种、根腐病等问题,给四季豆的生长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3. 毛豆
毛豆是一种对温度和湿度要求都比较高的作物,一般来说,适宜的地温应该在20℃以上,而当地温低于15℃时,毛豆的发芽率和出苗率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出现种子发芽后直接死亡的情况,这对于毛豆的种植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而在湿度方面,毛豆对于土壤湿度的要求也比较严格,一般来说,适宜的土壤湿度应该在70%~80%之间,如果土壤湿度过大,容易出现烂种、根腐病等问题,给毛豆的生长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在春分前后,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给毛豆的种植带来很大的挑战,甚至出现烂种率高达60%的情况,这对于毛豆的产量和品质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二、应对低温和湿度挑战的措施
面对春分前后的低温和湿度挑战,农民在进行豆类种植的时候,应该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保证豆类的正常生长发育,减少因天气因素带来的损失。
1. 提高地温
对于豇豆和毛豆来说,当地温较低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人为地提高土壤的温度,比如可以使用发热包,将其埋在土壤中,通过发热包的热量,来逐渐提高土壤的温度,给豆类的种子提供一个适宜的发芽环境。
此外,农民还可以在豆类的种植地上,覆盖一层薄薄的塑料膜,或者使用温室大棚,来进行保护性种植,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地温,减少因低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2. 防止霜冻
对于四季豆来说,防止霜冻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春分前后,农民可以在豆类的种植地上,覆盖一层旧棉被,或者使用防冻布,来进行保温,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夜间气温骤降,减少霜冻对四季豆的伤害。
此外,农民还可以选择一些抗冻性较强的豆种,比如铁蛋蚕豆、雪里香豌豆和刀豆,这些豆种对于低温天气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霜冻的伤害,给农民的种植带来一定的保障。
3. 改善排水
对于毛豆来说,过多的土壤湿度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在春分前后,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给毛豆的种植带来很大的挑战,容易出现烂种、根腐病等问题,这对于毛豆的产量和品质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农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土壤的排水性,比如可以在种植地上,铺上一层碎瓦片,通过碎瓦片的缝隙,来增加土壤的排水性,减少土壤湿度过大的问题,给毛豆的生长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
三、传统农谚与现代科学的结合
在豆类种植的过程中,农民除了需要掌握一些现代农业科技知识之外,还可以借鉴一些传统的种植经验,比如一些农谚,其中就包含了很多关于气候和农作物种植的智慧,可以为农民的种植提供很好的指导。
比如有一句农谚是“春分前后,种豆要看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春分前后,豆类的种植应该根据天气情况来进行,如果天气晴朗,可以适时播种,如果天气阴雨,或者气温较低,就应该延迟播种,避免因天气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
还有一句农谚是“豆种要入土,土温要适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豆类的种子应该埋入土壤中,而不是随意地撒在地面上,而且埋入土壤中的深度,也应该根据土壤的温度和湿度来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豆类的正常发芽和生长。
可以说,传统农谚与现代科学并不矛盾,相反,它们可以相辅相成,给农民的种植提供更全面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气候挑战,种植出优质的农作物。
结语
春分前后,豆类种植面临着温度和湿度的双重挑战,但只要农民掌握了一定的种植知识,采取科学合理的种植措施,就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种植出丰收的豆类作物。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我们也可以探索更多的低温抗性豆种育种技术,结合现代科技和传统经验,开发智能农业设备进行实时土壤温度监测,提高农民的气候适应能力,研究豆类种植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探索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推广多样化的种植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
希望每一位农民都能够在春分前后,种植出健康茁壮的豆类作物,收获丰硕的果实,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给予农民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共同为农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来源:小红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