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南阳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以更宽视野推改革、拓开放,持续激发体制机制活力”被列为2025年十大重点工作之一。近日,记者深入南阳改革一线,走访相关部门,对话专家学者,共同探寻南阳如何以改革破壁垒、以开放聚动能,为现代化副中心城市建设注入新活力。
在南阳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以更宽视野推改革、拓开放,持续激发体制机制活力”被列为2025年十大重点工作之一。近日,记者深入南阳改革一线,走访相关部门,对话专家学者,共同探寻南阳如何以改革破壁垒、以开放聚动能,为现代化副中心城市建设注入新活力。
在市行政服务大厅,企业开办专区工作人员向我们展示着刚打印的生产许可证照。
【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服务科科员 靳义彬:企业不用来回跑,线上生产许可材料提交后,通过线上审批、现场核查,第一时间就能拿到许可证,比以前快了不止一倍。】
“来回跑”到“掌上秒批”,这得益于南阳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近年来,我市持续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以科学的思维、前瞻的眼光、包容的姿态、扎实的作风,扎实推出一系列抓要害、动真格的改革,多项领域的重大改革相继“破冰”,激发了南阳发展的内生动力。2024年,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05.55万户,企业满意度实现“三连升”至90分以上,首次获评“全省营商环境建设先进省辖市”。特别是创新推出“四电无U”交易模式,实现50项高频政务服务“一城通办”,审批效率提升60%以上。
【南阳师范学院国际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吴梦:南阳的改革实践体现了刀刃向内的勇气,其要素市场化改革和数字政务体系的建设,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全生命周期服务,这与新发展理念中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高度契合。而企业需求清单与政府改革清单精准对接,这种精准滴灌式改革,不仅能激活了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更让企业家在政策红利中切实感受到公平竞争的制度温度,对我市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和全市经济发展渠道积极作用。未来政府可以在政策稳定性、执行协同性和数字治理能力上持续突破,以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挑战,促进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如果说改革是内生动力,开放则是我市跃升的关键跳板。中欧班列(南阳)常态化运营的汽笛声,见证着南阳开放的加速度。2024年,南阳开行中欧班列10列,通达3国6城,带动铝锭等大宗商品进口额超10亿元。目前,南阳正全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河南自贸区南阳联动创新区建设提速,跨境电商综试区实现进出口146.9亿元,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后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达45.5亿元。
【南阳理工学院范蠡商学院 院长 郭永奇:综保区、中欧班列等载体不仅带来物流便利,更推动产业升级。以南阳牧原实验室为例,其创新成果正通过开放合作加速转化,助力合成生物产业冲刺国家级先导区,这种“开放研发—国际合作—产业落地”的链条,正是开放平台赋能科技创新的缩影。】
郭永奇认为,开放平台作为链接国内国际市场的关键节点,通过“强链国内、链通全球”的双向赋能,既夯实了国内大循环的产业基础与创新动能,又通过国际分工协作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最终实现内外市场联通、供需匹配升级。它能够驱动南阳高质量发展形成双向赋能格局。
【南阳理工学院范蠡商学院 院长 郭永奇:接下来,我们南阳市要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要做到以下两点,一个突破,三个强化,突破“内陆开放心理壁垒”以“动态开放”重塑发展方式。强化开放平台与本地产业“链式融合”,强化“制度型开放”先行先试,强化区域协同开放能级,最终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当改革的春潮遇上开放的东风,南阳站在“建强副中心、奔向新辉煌”的新起点,以改革破除发展桎梏,以开放重构竞争优势。2025年,南阳将瞄准GDP增长6.5%、制造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的目标,持续在改革深水区攻坚、在开放大潮中奋楫,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南阳实践。
南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 程晟 张耀 报道
来源:新浪河南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