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总认为自己患有失眠问题,但实际上你可能真的不是失眠!也就是所谓的“假失眠”。
失眠的朋友看过来!
正值世界睡眠日
脑花儿发现了一个治疗失眠的“黑科技”!
不打针,不吃药,不频繁去医院
只需要通过一部手机
就可以治疗失眠!
快来跟脑花儿一起去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一起看看!真的很神奇!
你知道吗?
失眠还分“真假”
每个人可能都会失眠,偶尔失眠是完全正常的。
很多人总认为自己患有失眠问题,但实际上你可能真的不是失眠!也就是所谓的“假失眠”。
快来看看你是不是“假失眠”
1、 把每天的睡眠时间低于8小时当作是失眠
要知道衡量睡眠时间是否正常要以本人平时的睡眠习惯作为衡量标准,绝不能因为少于大多数人的平均睡眠时间而称为失眠。
2、把正常范围内的睡眠变动当作失眠
比如,老年人与年轻时相比,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深度变浅,夜间觉醒次数和时间增加,早晨也醒得较早,这是正常的。
但是,当失眠持续超过一定的时间和频率,或对日常生活造成明显影响时,就要被当做疾病来看待,这可能就是“真失眠”了!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蔡晓医生告诉脑花儿:“来我们这里看诊的患者,70~80% 都是因为慢性失眠!”
什么是慢性失眠?
1. 夜间存在失眠症状
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超过30分钟)、眠浅易醒(>3次,总时间超过30分钟)、早醒(比预计醒来的时间提前60分钟)
2. 高频次,明显影响生活
相关症状 ≥ 3 次/周,持续3个月以上,对白天、工作生活产生影响
3. 产生睡眠相关焦虑
经常对睡眠以及睡眠后果担忧,通常晚上闭上眼睛后出现思维活跃,难以平静,越睡越清醒。
治疗失眠只需要一部手机?
2000+人都在用!
对于慢性失眠的患者朋友,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有自己独特的解法:通过一部手机,连接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远程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管理系统(CBTI)。
失眠之后很多人会很焦虑,给自己“加戏”,认为自己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改善自己的失眠,孰不知都是在给失眠“添砖加瓦”!
这种治疗方式的逻辑是给我们的睡眠做“减法”,通过调节失眠患者不良的睡眠应对行为、纠正对睡眠的错误认知以及引导患者自我放松等多方面因素,达到改善失眠的效果,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系统的患者端
在医生端,APP会形成你的睡眠日记、完成学习课程和生成睡眠报告,这些数据将会与你的医生实时共享,成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监测睡眠质量的有效依据。
系统的医生端
医生会动态监测你的任务完成情况和效果,并调整、指导治疗方案。整个治疗过程互动性更强,更无时间、地域的限制。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还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调整适应个体的入睡、起床时间,还有夜间醒觉的一些实用应对方法。起初你会觉得有点难,但只要坚持3-6周(21 天-42 天)的系统性治疗,睡眠质量会有明显改善。
据蔡医生介绍,目前在他们医院使用这种治疗方式的患者,已经超过了 2000 人!
如果你是属于严重失眠患者(已经几天都没合过眼了),市四医院也有解决办法
麻醉睡眠平衡治疗!
在多学科医生监测下,通过精准滴定麻醉药物,帮助患者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中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科学“重启”患者的睡眠系统!
要注意哈,这个治疗不是想做就做的,需要医生评估你是属于非常严重的失眠之后,才可以进行。
【蔡医生提醒】
“睡眠是大脑的夜间净化工程,科学干预永远优于硬抗。愿每位朋友夜夜安枕,让深度睡眠为健康续航!”
想知道自己睡眠到底怎么样?
不妨来试试
“市四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独家自测表”
当然!由于睡眠需要经过繁琐的评估
上表测出的结果仅供参考
如果睡眠问题真的很严重,
建议立即前往医院治疗!
来源:熊猫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