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外卖VS美团,骑手与消费者才是最终赢家?别天真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0 05:47 4

摘要:2月17日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想必大家都印象深刻。作为国家最高级的座谈会,除了华为、比亚迪、新希望、韦尔半导体、宇树科技、小米科技、美团、腾讯等一众企业的代表们亮相外,最近火遍全球的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也再度出镜,甚至在大众视野消失了很久的阿里巴巴创始人

2月17日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想必大家都印象深刻。作为国家最高级的座谈会,除了华为、比亚迪、新希望、韦尔半导体、宇树科技、小米科技、美团、腾讯等一众企业的代表们亮相外,最近火遍全球的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也再度出镜,甚至在大众视野消失了很久的阿里巴巴创始人杰克马也有了短暂的露脸镜头,唯独没有京东老刘头。

座谈会

不知道是因为明尼苏达州事件的余震还在,还是因为主观避嫌。随后京东的一波操作,像是得到高人指点,充分领悟了座谈会精神及其中释放的信号,表现得尤为出彩,就连央视新闻联播也给出大幅镜头点赞。

2月19日,京东宣布自3月1日起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险,成为国内首个为外卖骑手提供全面社保的平台。短短一周后,京东进一步宣布,外卖骑手五险一金的全部成本(包括个人缴纳部分)由公司承担,确保骑手实际收入不缩水。

这波操作不仅引发行业震动,大势圈粉博好感,更是直接把美团逼到墙角——你美团不是总被骂“压榨骑手”吗?我京东直接掀桌子,用真金白银换人心。

新闻报道

但真相是,京东根本不在乎短期成本。达达130万骑手的物流网络才是底牌——他们用“30分钟必达”碾压美团42分钟的龟速,配送成本压到5元/单(美团要7元),这才是京东敢烧钱的底气。说白了,五险一金是糖衣炮弹,物流效率才是核弹头。

对于商家,京东外卖喊出“全年免佣金”,但只收“品质堂食餐厅”(大众点评3.8分以上)。这招高明在哪?一来用高逼格餐厅吸引白领用户,二来用免佣金挖角美团的中高端商家。但问题来了:外卖的核心是“万物到家”,用户要的是选择多,不是米其林。京东的“精英路线”可能圈住一线城市,却可能丢了更庞大的下沉市场。

事实上,京东外卖根本不是独立APP,而是嵌在京东主站里。点份外卖送你手机优惠券,买个电脑再塞你奶茶折扣——这哪是做外卖?分明是用高频消费给低频业务导流,用户不知不觉就被绑进京东的生态牢笼。

京东宣布进军外卖当天,资本选择用脚投票:美团股价直接跳水4%,市值蒸发超百亿,资本用脚投票。资本市场的恐慌不是没道理:美团外卖毛利率18.7%,京东零售才13.4%,但京东背靠万亿现金流,摆明了要打持久战。美团要么跟进降价,利润缩水;要么死扛,用户流失——横竖都是死局。

更讽刺的是,美团连夜宣布“2025年二季度起为全职和稳定兼职骑手缴社保”,但这只是缓兵之计。美团骑手超500万,全面缴社保年成本至少50亿,而京东只需覆盖几十万骑手,这场成本战,美团输在规模太大,而且大多数属于外包业务,估计抗不了太久。

美团vs京东

然而,美团App日均打开8次,京东可能8天开一次。高频打低频是互联网铁律,但京东的狠招是用补贴制造伪高频。比如大学生点外卖送PLUS会员,白领买手机送咖啡券,用户为了薅羊毛,硬生生把低频消费伪装成高频需求。这招能否奏效?数据说话:京东外卖上线一周,部分城市订单量暴增100倍,但用户留存率仍是谜。

美团真正的护城河是商家蚂蚁雄兵,从五星酒店到路边摊,超千万商家筑起生态壁垒。京东只收“品质餐厅”,看似逼格高,实则自断手脚。试问:深夜想吃烧烤的年轻人,会打开京东吗?

这场社保博弈,谁是最终买单者?京东宣称“五险一金成本全包”,但骑手真能笑到最后?仔细看条款:仅限“签约全职骑手”,而外卖行业超70%是众包骑手。以达达为例,多数骑手仍是众包模式,无底薪无社保,每单提成比美团高1-2元,这不过是把社保成本转嫁给“非核心劳动力”。

美团缩影

更现实的是,美团若全面跟进社保,大概率会提高商家佣金或用户配送费。最终,这笔钱还是消费者和中小商家买单,资本的游戏,从来没有慈善。

虽然京东高调喊出“外卖骑手与快递员同工同酬”,但现实很骨感:快递员有固定站点、稳定路线,而外卖骑手需抢单、拼时效。两者工作性质天差地别,强行“一体化管理”只会导致效率滑坡。更别说京东快递员早已抱怨“工资被骑手反超”——内部撕裂,比外部竞争更致命。

京东美团打架,最终死的可能是饿了么、顺丰同城等二线玩家。中小平台既扛不住零佣金,也烧不起五险一金,最终要么被收购,要么退出市场。这场战争结束后,外卖市场可能从“一超多强”变成“双寡头”,而这才是资本最想看到的结局。

国家近年力推灵活就业者权益保障,京东恰好踩中政策风口。但若监管进一步要求所有平台强制缴社保,美团、饿了么将被迫割肉求生。届时,外卖行业可能集体涨价,用户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京东的突袭撕开了外卖市场的铁幕,但想颠覆美团?至少还需三年。美团的护城河(用户习惯、商家网络、配送体系)依旧坚固,而京东的最大软肋是低频基因,靠补贴烧出来的需求,终究是空中楼阁。

未来最可能的结局是:

美团:死守下沉市场,用规模摊薄成本,但利润率持续走低;

骑手:短期薅到社保羊毛,长期面临更严苛的KPI与算法监控;

用户:享受半年低价后,发现红包变少、配送费上涨。

资本的本质从未改变:所有让利,都是为了加倍回收。

来源:走进科技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