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以加拿大TOP5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学生的身份入学,因课程难度陡增、疫情网课效率低下,逐渐沉迷游戏逃避压力,导致大二挂科6门,GPA跌至1.6。校方多次警告后给予停学处分,申诉因缺乏医疗证明失败。重修期间陷入“挂科-重修-再挂科”循环,心理崩溃濒临退学。最终通
我以加拿大TOP5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学生的身份入学,因课程难度陡增、疫情网课效率低下,逐渐沉迷游戏逃避压力,导致大二挂科6门,GPA跌至1.6。校方多次警告后给予停学处分,申诉因缺乏医疗证明失败。重修期间陷入“挂科-重修-再挂科”循环,心理崩溃濒临退学。最终通过留学顾问Chuck规划,放弃本科,跨专业申请英国商科硕士,用一年时间逆袭拿到学位。
2019年秋天,我拖着两个超大行李箱站在多伦多大学工程学院门口,手里攥着全系前10%的入学奖学金通知书,感觉自己马上要征服世界。谁能想到,四年后我会缩在出租屋里对着19门挂科记录发呆,连毕业典礼都不敢告诉爸妈参加了呢?
头半年我还算个“模范留学生”。微积分课上抢第一排,代码作业提前三天提交,周末缩在Robarts图书馆啃专业书。转折点出现在2020年3月,学校突然通知全面网课。最初我挺开心——省了通勤时间能多睡两小时,可渐渐地,凌晨三点打《英雄联盟》成了常态。教授把录播课扔上网就消失,而我对着满屏的“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走神,心想明天再看吧,反正录播不会跑。
大二开学时,我的课程表变成地狱模式。为了追回落后的学分,我同时选了三门杀手课。但网课摧毁了我的学习节奏:教授发来的代码案例永远比课堂进度快两周。深夜赶Due时,我总忍不住点开游戏直播,心想“看完这局就写作业”,结果抬头又是凌晨四点。
当第三学期GPA跌到1.6时,我收到了学术委员会的警告信。那封措辞冰冷的邮件里写着:“若下学期GPA未达2.0,将面临停学处分。”我哆嗦着给家里打电话,却听到爸爸说:“你表弟都拿到腾讯实习了,你可是我们村第一个进世界前20大学的……”我掐断通话,把手机砸进床垫。
停学那半年,我试过自救。转到约克大学重修补考,可离散数学重修时又卡在图论证明题;想换到商学院,发现挂掉的必修课像锁链一样拖住转学分进度。最黑暗的时刻,我三天没出过房门,盯着天花板想:要是当初没逞强选工程系,要是疫情没来,要是我没……
转机出现在去年圣诞夜。在Reddit华人留学生板块刷到Chuck的帖子时,我正嚼着冷掉的披萨犹豫要不要继续交重修费。他听完我19门挂科的惨状,第一句话居然是:“你知道加拿大本科退学生每年申请到英国硕士的有多少吗?”原来英国部分院校接受跨专业申硕,像市场营销、教育管理这些专业不卡本科背景,还能靠文书解释学术断层。
现在我在曼彻斯特商学院写这篇自述,窗外是下午三点的阳光。上周刚通过消费者行为学考核,小组作业里我的用户画像方案还被教授当范例展示。偶尔翻到多大校友群里讨论毕业去向时,还是会心悸——但Chuck说的对,有些赛道跑不动了就该换条路。去年今日我缩在加拿大暴风雪里不敢接家里电话,而现在视频时妈妈总念叨:“硕士读完快回来,你爸逢人就吹儿子是英国海归呢。”
来源:松哥唠唠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