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庄镇:创新构建群防群治体系 赋能乡村振兴平安实践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4 20:25 4

摘要:“现在晚饭后散步经常遇到巡防工作人员,真是满满的安全感!”提起家乡的变化,莘县魏庄镇南阳村村民王大爷感慨不已。魏庄镇将传统治安管理模式升级为“智慧防控+全民参与”的立体化治理格局,有力推动了平安建设由“治已病”向“防未病”跃升,全力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

“现在晚饭后散步经常遇到巡防工作人员,真是满满的安全感!”提起家乡的变化,莘县魏庄镇南阳村村民王大爷感慨不已。魏庄镇将传统治安管理模式升级为“智慧防控+全民参与”的立体化治理格局,有力推动了平安建设由“治已病”向“防未病”跃升,全力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群防群治的魏庄模式,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跃居全县前列,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平安实践之路。

党建引领 红色引擎激活治理动能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党建是贯穿始终的主线。魏庄镇以镇党委为“轴心”,联动“两新”组织综合党委、管区党总支和村级党支部,织密党建引领的“红色网络”。通过结对共建,镇内派出所、学校、卫生院等多家单位党组织与企业党支部结成“治理联盟”,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商共议民生难题。3月4日,魏庄镇召开“织密平安网 共筑幸福家”群防群治工作动员部署会,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对群防群治工作做了进一步安排,真正确保让党旗在治理一线高高飘扬。

双轮驱动 体系+智慧赋能平安建设

魏庄镇构建“镇—管区—村—网格”四级联防矩阵,成立由镇党委书记挂帅的群防群治指挥部。创新实施“值守+巡查+督导+激励”四维工作机制。魏庄镇为每个村庄标准化配备反光马甲20件、执勤红袖标20副及防护橡胶棍5支用于日常巡查,每日由村“两委”成员带队,吸纳乡贤代表、入党积极分子、退役军人等20名骨干力量,组成“白+黑”巡逻联防梯队,开展全域动态巡查,将重点路段巡查、关键点位值守等勤务动态即时上传至村庄微信群,以可视化巡防模式构筑起“全域覆盖、实时互动”的安全防线,切实提升群众“看得见的安全感”。同时,镇纪委牵头成立督查专班,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穿透式督导,确保隐患“即查即改”。

依托“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整合司法、信访、法律援助等6类资源,打造蔬菜行业调解室、远程视频调解室等8个功能平台。2024年,线上线下累计调解纠纷253件,办结率100%,成功率97.6%。同步搭建“风险预警一张图”,通过智能设备实时监测大棚区、出租屋等高风险点位,推动治理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升级。

三力并举 矛盾化解、隐患清零、宣教润心

矛盾化解有温度:针对群众急难愁盼,魏庄镇以网格为“前哨”,镇村联动调处矛盾。老康、老王等品牌调解室发挥乡贤优势,用“拉家常”方式化解邻里纠纷;蔬菜行业调解室专攻大棚承包、销售合同等专业问题,实施“网格赋能行动”,累计开展网格微治理行动48次,源头发现并化解苗头性矛盾45件,推动治理触角向末梢延伸。

隐患整治有力度:推行“一张一弛”工作法,应急处突与常态防控双管齐下。组建“平急结合”快速响应队,常态化开展消防、群体事件演练,实现“隐患30分钟到场处置”;常态化巡查中,柔性治理与刚性执法并重,发放“整改建议书”建立“隐患整改建议书”制度,对轻微问题以教育劝导为主,推动“刚性执法”向“温情服务”延伸,实现隐患动态清零、治理效能持续优化。

宣教赋能有效度:打造“立体化+网格化”宣教体系,线上通过微信群、“每日安全贴士”推送反诈、消防知识;线下组织“敲门行动”,发放防范非法集资、交通安全等宣传手册5000余份,覆盖老年群体、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司法所“流动普法课堂”以情景模拟普及法律知识,企业、商铺LED屏,村居广播滚动播放案例,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多元共治 画出群防群治“最大同心圆”

魏庄镇的治理创新最大亮点在于激活“社会细胞”。通过发动33支“红马甲”义务巡逻队实施网格化动态巡控;退休教师、乡贤代表、入党积极分子等200余人组建多元调解智囊团,构建起矛盾调处前哨站和知识传播服务网;组建由12名退役军人担纲的“校园安全护卫队”,建立专业化护学岗机制。这种“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模式,形成了“一核引领、多元共治”的治理生态。

在魏庄镇,田间地头看到的不仅是成方连片的蔬菜大棚,更有“平安创建”的红色标语;夜幕下的村庄不仅传来瓜果飘香,更闪耀着“红马甲”巡逻队的荧光。这座昔日的农业重镇,正在群防群治的创新实践中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平安答卷。

来源 | 魏庄镇

编辑 | 马 琳

审核 | 郝 林

来源:莘县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