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让酒馋坏了的黄老四,总是想法嬉皮笑脸地哀求慧儿只给他一小杯的量。心软的慧儿也就把塑料桶里的散酒倒装在一个玻璃酒瓶里,偶尔黄老四累了的时候,下午就让他喝一小杯。可是对于酒量大、酒瘾大的黄老四来说,喝二两左右的酒,还不够他润喉咙的,把馋虫刚刚勾上来就不让喝了,实
说话结巴的黄老四,几乎天天喝酒,婚前婚后都如此。老婆慧儿怕他醉了伤身子,就不让他喝酒。
而让酒馋坏了的黄老四,总是想法嬉皮笑脸地哀求慧儿只给他一小杯的量。心软的慧儿也就把塑料桶里的散酒倒装在一个玻璃酒瓶里,偶尔黄老四累了的时候,下午就让他喝一小杯。可是对于酒量大、酒瘾大的黄老四来说,喝二两左右的酒,还不够他润喉咙的,把馋虫刚刚勾上来就不让喝了,实在是太难受了!
于是,他每次吃饭前趁老婆不注意,就把刚给他倒好的那碗酒迅速端起来,一口送进嘴里,又迅速倒上一杯。有时趁老婆拿饭转头的时间,他也迅速偷偷喝上两杯。如此三番,塑料桶里的酒不过几天就光光的了。为此,老婆慧儿很是纳闷儿:“酒怎么下得那么快啊?”黄老四也佯装不知,结结巴巴地说:“俺就喝……喝了那……那一碗,多一点儿也没⋯没⋯没喝。”慧儿说不过他,就干脆一点儿也不让他喝了。于是,家里也见不到酒了。
古人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即使慧儿把酒管得如此严,但嗜酒如命的黄老四还是有办法能喝到酒的。他偷着到小卖部买散酒装到瓶子里,然后把酒瓶偷偷放进院墻石头墙缝里。实在馋急了时,抽空过去灌上两口,再回屋吃饭。
那年中秋的一天上午,在蚕茧站工作的武老二给好朋友黄老四送来了一包蚕蛹,他觉得这个酒肴好极了,应该留到下午好好喝两盅。下午时分,他发现有很大一部分蚕蛹变质发臭了,可他舍不得扔掉。于是,用水清洗了两遍,就自己下锅炒了起来。
蚕蛹炒好了,端上桌,一看酒桶没酒了。累乏了的黄老四正想去小卖店打酒,突然电闪雷鸣,哗哗下起了大雨。黄老四想着喝酒,急得满屋子里乱转,突然他发现菜厨里还有一个坛子。他想起来了,这个坛子里是三年前用高度白酒浸泡的治疗腰腿疼的中药酒。于是,他拿出药酒和变质的蚕蛹,哼着小曲儿,自斟自饮,一阵逍遥,然后就上床睡觉了。
雨停了,从娘家回来的媳妇慧儿一看,喝醉了酒的黄老四正趴在床上疼得直哼哧,吓得慧儿赶紧叫人找了拖拉机连夜送去了县医院急诊科。
原来,黄老四是严重的食物中毒,在重症监护室里经过一夜抢救后,才挽回了性命。经历了这一次,慧儿是绝对控制不让他喝酒了。
秋种时节到了,按照庄户人家的程序,在家家户户砍倒玉米秸秆之后,都要及时趁着刚下过雨墒情好的时机,赶紧用头刨地翻地,拉好畦田,做好播种小麦的准备工作。
大雨过后的几天时间里,家家户户都把畦田弄好了,整个南坡只剩下黄老四家的地没有拾掇。慧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商量让他一块去田里刨地整畦田。黄老四说:“不喝⋯⋯喝酒,一点劲儿……也没有,到了地……地里也干……干不动活儿,只要有……有……有酒,地里的活儿⋯⋯活儿就……就不用……用你操心了。”让农活儿愁得心急火燎的慧儿立马答应他的要求。
说干就干,早饭出工前,黄老四在家先喝上一顿酒,然后醉醺醺地来到地里,看着别人家整齐的畦田和自家责任田里荒草一片的狼藉样,他自然也是着急,便急火火地开始刨地了。干了一会儿,酒劲儿散了之后又没力气干活儿了,连镬头也举不起来了,他就拧开瓶盖,灌上几口酒,然后把酒瓶子向前面地里使劲儿一扔,扔出去十几米远的距离,又赶紧刨起地来。等刨到瓶子的地方,再喝上几口,然后再扔出去十几米,接着干活儿,如此三番。两个畦田近一亩的劳动量,自己一上午就干了一多半儿。
慧儿来地里送水时一看,直接惊呆了。附近挨墒的村民对黄老四干活儿的效率也是啧啧称赞:“老四真能干啊!这酒可真是好东西,以后就得让慧儿好好给你买酒喝!”黄老四听了,美滋滋地回应道:
“对对对!这……这叫激……激励机制,多劳多……多……多得嘛,酒……酒……必须得⋯⋯得……得……得喝!”慧儿高兴地说:“行行行。”
从此,慧儿找到了刺激黄老四干活儿的方法,只要有农活儿,就提前买酒哄着他干,日子从此越来越好了。每当有人说起慧儿用酒激励他干活儿的事,他总是引以为豪地说:“俺就好……好⋯⋯好这一口儿呢!”
来源:半岛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