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家的瘸腿闺女嫁不出去 我做媒介绍个小伙 三年后她生了对双胞胎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7 04:28 3

摘要:老王放下手里的牌,摸了摸他那半白的胡子。七月的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棋盘上,一只麻雀落在电线上,扑棱了两下翅膀。

村口的老榆树下,我跟几个老伙计摆了张桌子打牌,刚掏出烟,老李就伸手拿了一根。

“听说没,老杨闺女回来了,还带了两个娃。”

“真的假的?大囡?她不是嫁到县城了吗?”

老王放下手里的牌,摸了摸他那半白的胡子。七月的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棋盘上,一只麻雀落在电线上,扑棱了两下翅膀。

“可不是,那两娃长得白白胖胖的,睡在竹篮里,老杨抱着到处显摆呢。”

我一边听着,一边把拖拉机的声音当背景。前年才修的水泥路已经开裂了,露出里面的石子,像老杨媳妇脸上的麻子。

老杨家的女儿,村里人都叫她大囡,是我看着长大的。那年她刚会走路,追着鸡跑,结果踩到一块砖头摔倒了,哭得震天响。后来不知怎么的,右腿就慢慢变得有些不灵便,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

村医说是落下了病根,老杨夫妻俩拖着大囡去县医院看,又是拍片子又是打针的,花了不少钱,可腿还是没完全好。

“大囡这些年在县城过得咋样?”我问。

老李吐了口烟,烟雾在夕阳里变成了橘色。“听说做的是服装店营业员,工资不高,但老板人不错。”

我点点头,想起了三年前那个夏天。那年的夏天特别热,蝉鸣声一浪高过一浪,空气里都是晒谷子的味道。

正好是我五十岁生日那天,村里的亲戚朋友都来了,摆了十几桌。酒过三巡,老杨喝得脸通红,拉着我的手,一脸忧愁。

“老弟,你看我家大囡都二十八了,还没个着落,这愁死我了。”

大囡那时还在家,在村里的服装店帮忙。因为腿脚不便,加上性格内向,一直没找到对象。村里人背后都叫她”瘸腿囡”,虽然不是恶意,但听着就让人心疼。

我安慰老杨:“别急,机会总会有的。”

话虽这么说,但农村的婚姻观念还是很传统的。像大囡这样年纪大了又有残疾的姑娘,找对象确实不容易。

没想到第二天,我去镇上理发,碰到了我表弟的儿子小齐。小齐在县城一家物流公司做司机,那天刚好回镇上探亲。

理完发,我们在理发店门口的小摊上喝啤酒。小摊上的塑料袋里装着切好的黄瓜,旁边放着一瓶陈年老醋,醋瓶上的标签已经被手指摸得看不清楚了。

“小齐,你今年多大了?”我问。

“三十二了,刘叔。”

“成家了吗?”

“还没呢。”小齐咬了口黄瓜,“我们公司加班多,认识女孩子的机会少。”

我看着小齐,心里突然有了个想法。小齐人老实,身高也有一米七多,除了有点秃顶,长相还算过得去。最重要的是,他性格随和,不是那种计较的人。

“小齐,叔给你介绍个对象怎么样?”

小齐愣了一下,然后不好意思地笑了:“叔,您说真的?”

“当然是真的。老杨家有个闺女,叫大囡,才二十八岁,在服装店上班,人长得挺漂亮的,就是腿有点瘸。”

我故意把”腿有点瘸”说得轻描淡写,但还是没有隐瞒。毕竟这种事情瞒不住,与其让小齐见面后惊讶,不如先打个预防针。

小齐没说话,低头喝了口啤酒。他的指甲里有些黑色的机油,怎么也洗不掉。

“小齐,叔不会骗你。大囡人特别好,勤快、善良,会做一手好菜。她腿不便,但干家务活完全没问题。”

“是吗?”小齐抬头看我,眼里有些犹豫。

“这样吧,改天我安排你们见一面,不合适就算了,好不好?”

小齐想了想,点了点头:“好吧,叔。反正见一面也无妨。”

回到村里,我先去找了老杨,把这事一说,老杨激动得差点要给我跪下。第二天一早,他就把大囡叫回家,告诉她有人要相亲。

大囡起初不愿意,担心对方嫌弃她的腿。但在老杨夫妻的劝说下,她最终同意了。

三天后的周末,我安排小齐和大囡在镇上的茶馆见面。这个茶馆是镇上唯一像样的地方,有几盆塑料兰花和一个不太灵的空调。

我没跟着去,怕影响他们聊天。下午,小齐打电话给我:“刘叔,我觉得大囡挺好的,我想再见她几次。”

听到这话,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后来,小齐和大囡又见了几次面。一个月后,小齐来村里找我,说他想跟大囡处对象。

“小齐,你可想好了,大囡的腿…”

“刘叔,我知道。但我觉得这不是问题。大囡人很好,我们聊得来。再说了,谁还没点缺点呢?我这秃顶,不也是缺点吗?”

小齐的话让我很感动。现在这个社会,能有这样想法的年轻人不多了。

老杨一家自然是喜出望外。三个月后,小齐和大囡订婚了。村里人都挺惊讶的,议论纷纷。

“瘸腿囡也能找到对象?”

“听说那小伙子是个司机,估计是没人要了吧。”

“这媒是谁做的啊?真有本事!”

我听到这些话,只是笑笑不说话。人家两个有情人的事,外人说什么都没用。

订婚后,大囡辞了服装店的工作,搬去县城和小齐一起住。小齐租的房子在一个老小区,楼下卖馄饨的大妈每天五点就开始叮叮当当地忙活。

过了半年,小齐和大囡结婚了。婚礼在村里办的,很简单,但红红火火。我和老杨喝得都不省人事,小齐的父母也很高兴,一直夸大囡贤惠。

结婚那天,村里来了不少人看热闹。大囡穿着红色的婚纱,走路时还是有点跛,但脸上的笑容那么灿烂,像是盛开的向日葵。

小齐站在她身边,一脸幸福。我注意到,小齐走路时故意放慢步伐,配合大囡的节奏。这小细节,让我知道大囡嫁对人了。

婚后,大囡和小齐搬到了县城,我也渐渐少了他们的消息。只是偶尔从老杨那里听说,说他们生活得不错,小齐对大囡很好。

两年后的一天,老杨醉醺醺地敲开了我家的门,一进来就哭了:“老弟,我要当爷爷了!大囡怀孕了!”

我又惊又喜,赶紧倒了杯水给他:“什么时候的事?几个月了?”

“四个月了!医生说是双胞胎!”老杨的眼泪都快掉进杯子里了。

原来大囡和小齐一直想要孩子,但因为大囡身体原因,医生建议他们别着急。没想到努力两年,终于怀上了,还是一对双胞胎。

“老杨,这可真是大喜事啊!”我拍着他的肩膀,心里也跟着高兴。

大囡怀孕后,小齐更加细心了。据老杨说,小齐每天下班后都会做饭、洗衣服,大囡什么活都不用干。

怀孕七个月时,大囡的情况有些复杂,医生建议她住院观察。小齐二话不说,请了长假陪护。那段时间,小齐睡在医院走廊的椅子上,硬是熬了一个多月。

终于,在一个雨天,大囡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小齐高兴得在医院走廊上又蹦又跳,护士骂他吵到别的病人,他才不好意思地停下来。

“生了!生了!是两个闺女!”小齐电话里对我喊道,声音激动得发抖。

两个女婴都很健康,一个五斤八两,一个五斤六两。更让人欣慰的是,孩子们的腿都很正常,没有遗传大囡的问题。

小齐给两个女儿取名叫齐欢和齐喜,意思是带来欢乐和喜悦。

一个月后,大囡抱着两个娃回村看望父母。那天,几乎全村的人都去老杨家看热闹。两个小娃娃白白胖胖的,睡在竹篮里,像两个小糯米团子。

村里人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看着真像双胞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这福气真不小,一下子抱俩。”

“瘸腿囡命真好,找了个好丈夫,还生了对双胞胎。”

大囡坐在堂屋的椅子上,看着围在身边赞叹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她的腿还是有些跛,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老杨媳妇端着一盘刚摘的桃子出来招待客人,那桃子是院子里那棵老桃树结的,个头不大,但特别甜。

我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幕,心里暖烘烘的。

小齐走到我身边,递给我一支烟:“刘叔,我这辈子都感谢您。”

我点燃烟,摆摆手:“感谢啥,你们好好的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

这时,一个小花狗跑进院子,吓得鸡飞狗跳。孩子们追着狗跑,笑声在院子里回荡。老杨抱着其中一个孙女,在阳光下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我走到大囡跟前,问道:“大囡,现在过得好吗?”

大囡点点头,眼里含着泪:“刘叔,谢谢您。要不是您,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

“傻丫头,这是你们的缘分,叔叔只是搭了个桥而已。”

大囡低下头,轻声说:“刘叔,您知道吗?小齐从来没嫌弃过我的腿。有时候我走不动了,他就背我。下雨天,他总是把我抱上车。”

我笑着说:“他是个好男人。”

“是啊,他对我太好了。”大囡的眼里闪着光,“有时候我还觉得自己配不上他呢。”

“别这么说,你也是个好姑娘。你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那天回家后,我老伴问我:“老头子,你在笑什么?”

我说:“没什么,就是觉得做媒真有成就感。”

三年过去了,大囡和小齐的生活越来越好。小齐从物流公司辞职,用积蓄买了辆货车,自己跑运输,收入比以前高了不少。大囡在家带孩子,偶尔也在网上接些服装设计的小单子,听说挺受欢迎的。

去年冬天,我去县城办事,特意去看了他们。他们已经在县城买了套小房子,虽然不大,但收拾得很温馨。墙上贴着双胞胎的照片,从出生到现在,一张接一张,像是时光的轴线。

小齐一见我就拉着我去看他的新货车,像个孩子一样兴奋。大囡在厨房忙着做饭,时不时探出头来对我笑。两个小丫头已经会跑会跳了,在客厅里追逐打闹,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房子。

吃饭时,小齐给我倒了杯酒:“刘叔,这是我自己酿的米酒,您尝尝。”

大囡在一旁笑道:“他现在迷上了酿酒,整天琢磨着等退休后开个小酒坊。”

“好啊,到时候我去帮你卖酒。”我举杯笑道。

饭后,大囡拿出一个红包塞给我:“刘叔,这是我和小齐的一点心意,您收下。”

我连忙推辞:“使不得,使不得。我又不缺钱。”

大囡握着我的手:“刘叔,您要是不收,我就不高兴了。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您就当是看在两个小丫头的面子上。”

看着大囡坚持的样子,我只好收下了。回到村里,我打开红包一看,里面是五千块钱和一张卡片。卡片上是大囡的字:“感谢刘叔牵线,让我们一家团圆。”

那天晚上,我和老伴坐在院子里乘凉,讲起大囡的事。

“你说这世道,有的人一生坎坷,有的人福气连连,这是为啥?”老伴问我。

我摇摇头:“谁知道呢。我只知道,善良的人终究会有好报。”

老伴笑着点头:“大囡和小齐,都是好人。”

月光洒在老槐树上,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赞同我们的话。

村口的大喇叭突然响起来,播报着明天会下雨的消息。我站起身,准备去收院子里晾晒的玉米。

人生就像这天气,有阴有晴。谁能想到,老杨家那个走路一瘸一拐的闺女,如今能过上这么幸福的生活呢?

这不就是日子最大的奇迹吗?

每当我走在村里的小路上,看到老杨脸上的笑容,我就觉得,做这个媒没白费。在这个世界上,牵线搭桥,让两个好人相遇,然后看着他们组建家庭,迎来新生命,这大概是最幸福的事了吧。

现在村里有人提起大囡,已经不叫她”瘸腿囡”了,而是叫她”双胞胎妈妈”。听说,老杨家那棵老桃树今年又结果了,比往年的都要甜。

来源:清爽溪流ikhZi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