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给百年老宅做“细胞解剖”,看高科技如何助力古城焕新生

摘要: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基因。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来说,这样的历史文化,固然能珍藏在博物馆的展厅里,镌刻在古籍文书上,但也有些历史文化悄无声息地深藏在街巷里弄处。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基因。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来说,这样的历史文化,固然能珍藏在博物馆的展厅里,镌刻在古籍文书上,但也有些历史文化悄无声息地深藏在街巷里弄处。

梵门桥弄,这条位于苏州市城区西部的街巷,全长282米,宽5.4米,巷中存有多处文物建筑,其中8号——梵门桥弄吴宅,便是历史的见证者。

梵门桥弄吴宅航拍

百年老宅用上“永生”科技

古城初冬,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来到吴宅,这里已由苏州名城保护集团正式实施保护与修缮工程。此宅传为明代大学士王鏊故居的一部分,也有传明末复社名士杨廷枢及其子杨无咎曾居于此。清同治四年(1865年)曾暂借作紫阳书院,俞樾一度寓此宅内。光绪六年(1880年)归军门提督吴瑞生。20世纪50年代后,吴宅散为“七十二家房客”,因年久失修、白蚁侵蚀、使用不当,致使屋面局部坍塌、瓦面破损、木构糟朽、油漆剥落、门窗破损,甚至还遭受过火灾。

走进吴宅正在施工中的东区,一处打满摄影测量标志点的亭子引起记者注意。“《黑神话·悟空》打通关了吗?”苏州名城保护集团苏州古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师吉辰询问记者,之所以提及这款游戏,是因为这些定位标志点里暗藏与《黑神话·悟空》一样的高科技技术。

“摄影测量标志点是用于辅助激光三维扫描技术的,这与《黑神话·悟空》的古建数据采集类似,通过数字扫描建立数字模型,在不拆卸文物的情况下,做到1:1记录文物,增加历史空间信息。”以往,一个四角亭倘若有一面坊子缺失,要想做到百分百复原则只能拆卸完好的其他坊子来复刻,这对文物保护工作增加了难度。如今借助数字化扫描技术,无需拆卸文物就可采集到数字模型进行1:1还原复刻。“激光三维扫描技术每秒扫描数十万个点位,精度可达毫米级,这对文物的预防性保护起到了很大作用,哪怕多年后整个文物损坏了,它也可以永远保存在数据中,就像数字永生一样随时复刻。”吉辰表示。

文物上布满用于辅助激光三维扫描技术的摄影测量标志点

“细胞级”保护让古城“活”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采集到的信息不仅可用来修缮文物建筑,还可以用于打造数字“孪生古城”平台。近年来,姑苏区在全国首创开展“古城细胞解剖工程”,运用无人机、三维全景扫描技术等手段,创新建立古建筑数字化构件库,探索建立文物建筑BIM系统,构建文物建筑BIM(建筑信息模型)模型。目前,“古城细胞解剖工程”共采集467.76亿个三维点云数据、3163站三维全景数据,构建20个文物建筑三维模型、2处文物建筑BIM模型,为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基于“古城细胞解剖工程”收集的海量数据,结合其他辅助资料,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分局等单位联手打造数字“孪生古城”平台。平台全景复刻姑苏全域,构建重点古建筑三维模型。

进入数字“孪生古城”平台,吴宅的三维立体画面清晰可见,详细介绍信息触手可得。“你看,这是吴宅的门厅。”苏州市姑苏区古城保护委员会(文物局)笪博向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展示电脑上的吴宅模型。“利用数字化扫描技术,‘古城细胞解剖工程’对历史文化价值突出的古建古宅逐一进行全方位数据采集,建立完备的古城建筑数据库,让古城可视化。”苏州还建立古城保护“数字大脑”,叠加测距测高等功能,“孪生古城”可为文物建筑保护与修缮、苏式建筑研究与传承提供全方位支持,笪博介绍。

吴宅模型

古建老宅与新科技还有更宽广的未来

跟着文物普查团队走过四百多米长的祥符寺巷,这里处处有“老宝贝”。路边阿姨正在使用的水井始于清代,某处不起眼的古朴的居民楼原先竟是始建于北宋的轩辕宫,南朝的寺庙、北宋的道观、民国风的洋楼……姑苏城内的古建老宅大多隐于闹市,这为文物普查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

古代苏州人造园时都有一个“智囊团”,文徵明就曾参与了拙政园的设计与改造。如今,苏州面广量大的古建老宅在高科技助力下,正渐渐重现世人眼前。2023年11月起,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在苏州市域范围内有序铺开。其中,无人机、RTK地理信息定位仪等“高科技”的加持,令文保人事半功倍。“比如通过无人机定位,我们发现第三次文物普查对祥符寺巷20号建筑的实际标注点有出入,此次‘四普’将进行调整。”笪博告诉记者,“四普”的亮点之一便是数字化,而“古城细胞解剖工程”也奠定了“四普”工作的数字基础。

修正祥符寺巷20号建筑实际标注点

面对复杂交错的古城面貌,“古城细胞解剖工程”把传统民居建筑和构筑物看作古城的“细胞”,以54个街坊为单元,对建筑和构筑物的主体和环境信息要素开展专项调查,至去年底,已完成27个街坊2万户居民的入户调查和专业研究。在数字化方面,共完成了20处市级文保单位数字三维信息采集和建模工作,实现了古建筑历史文化基因的完整复制,完成了数字摸底。岁月拂尘,巷映古今,古建老宅与新科技之间将会交织出更多的动人故事,绽放其属于这个时代的光芒。“结合‘古城细胞解剖工程’前期开展的文物建筑数字化保护,也提升了‘四普’工作效率,后续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些数字成果,按照‘四普’信息采集标准完善建筑基础信息,为后面的文物保护提供更多亮点。”笪博表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林惠虹/文 曹凯琦/拍摄 刘畅方达/后期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