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岁国医大师朱良春:研究风湿病70年,分享3个护关节妙招,了解下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8 17:27 2

摘要:资料来源[1]张艳彬,朱婉华,周子朋,等.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J].中医学报,2024,39(12):2599-2602.DOI:10.16368/j.issn.1674-8999.2024.12.429.[2]杨少祥,郑福增,周子朋

资料来源

[1]张艳彬,朱婉华,周子朋,等.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J].中医学报,2024,39(12):2599-2602.DOI:10.16368/j.issn.1674-8999.2024.12.429.

[2]杨少祥,郑福增,周子朋,等.朱良春教授从虚痰瘀论治风湿病经验[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3,12(12):28-31.

[3]陈珑,朱泓,孙伟.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运用虫类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经验撷萃[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3,24(11):944-946.

朱良春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虫类药研究专家,从医70载,德艺双馨,被誉为“良医如春”。他是朱熹的29代裔孙,曾被弘一法师誉为“善疗众病”的“大医王”。20岁时,即为贫苦之人免费看病。直到90岁时,还在民间广播真知,一双妙手,让无数垂死之人起死回生,也是无数风湿病患者的救星。

朱良春在1917年出生于江苏丹徒,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却紧挨着清代著名的“中医明星村”——孟河,这里出过许多御医级名医,朱良春的从医之路也是从这里正式开始的。从小他便在各大名医的手下耳濡目染,能把中医理论和国学经典融会贯通,并且明白什么是取精华、去糟粕,古方和新方结合,用药稳、准、狠,小小年纪就体现出了从医的天赋。

朱良春作为中医大家,却从不排斥西医学,而是选择与时俱进,提倡中西医相结合,他身上也体现出了中医自古就有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和气魄。他十分推崇中西医汇通派人物张锡纯,认为他的做法虽然囿于时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他本人的革新精神开一代新风,实在难能可贵。

早在几十年前,朱良春就多方奔走,在南通组织成立了“中西医联合诊所”,引进了一批在当时看来十分先进的仪器。在中医界,他是少数在中西医之争中保持清醒头脑的中医学家之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医之路,又“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善于汲取西医学之长,这种取“他山之石”的做法值得后世学习。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朱良春摸索出几套独特的诊断方法。如对生殖系统疾病颇具诊断价值的人中诊法。朱良春认为人中位于“面王之下”,为“膀胱子处也”,正常人的人中长度应与中指同身寸长度基本相等。

反推可知,只要是不相等的人,基本都患有生殖系统疾病,结合人中沟宽度的变化,对临床诊治男女生殖疾病有一定参考价值。而对于肝炎眼诊法,朱良春从“肝开窍于目”等理论出发,根据肝炎患者眼血管的变化判断肝病的进程为临床诊治传染性肝炎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令人耳目一新。

除了以上两方面的疾病外,朱良春最出名的莫过于风湿病的诊治,风湿病并不是单一疾病,而是一大类以关节、骨骼、肌肉、肌腱、韧带和结缔组织损伤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总称,多与免疫异常、炎症反应或退行性病变相关。风湿病也被称为“沉默的慢性杀手”,在病情早期可能只会出现关节酸痛等情况,但如果忽视疾病,很有可能会一步步进展为残疾甚至脏器衰竭的情况,到那时就会对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曾经有一位31岁的患者前来就诊,他一走进诊室就表示自己存在腰骶部及双下肢疼痛伴晨僵,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四年,这一个月以来明显加重,腰背僵硬疼痛,连翻身这样简单的动作做起来都十分僵硬。最后经过望闻问切和西医的检查,朱良春最终将他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这也是风湿病的一种,随后便根据他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开具了药物。

朱良春在多年的诊疗经验下,研制出了一种以虫类药为主的治疗风湿病、骨关节病的良药,经过将近50年的临床系统观察,已经证实了该药对风湿病的确有较好的疗效。这位患者连续服用了该药四个月,同时还配以其他药方,髋腿的疼痛有了明显缓解,之后的一年也一直在坚持用药。让他不可思议的是,身上大大小小的疼痛几乎都在逐渐缓解,只有腰部和足跟的疼痛有些反复,患者也并未放弃,仍旧在继续用药。十个月后,在患者和朱良春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的腰间只会偶尔传来轻度的疼痛,已经完全能够正常翻身了。

朱良春在从医生涯中,救治了无数个像上面的患者一样,几乎绝望的病人,在他的帮助下,风湿病似乎也变得没那么可怕了。但在长期与患者的接触之下,朱良春很快就发现,虽然缓解疾病带来的疼痛并不算困难,但想要稳定病情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如果风湿病控制不佳,长期反复发作,不仅会导致红肿疼痛,还会导致关节面粗糙、摩擦加剧,甚至因为慢性炎症而导致软骨下骨被侵蚀,形成“虫蚀样”缺损,晚期有致残的可能。以较为常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例子,在规范治疗下,年复发率约10-30%;若停药或不规范治疗,复发率甚至可达50%以上。

因此朱良春认为,靠现代药物或者手术处理缓解病情还是下下之策,而抗风湿病还得从生活中做起,如何让普通民众都能够轻松的防治风湿病呢,朱良春想到了日常吃的食物,于是他翻阅了大量的治疗,并且进行了多次生物实验,终于找到了可以称得上风湿病克星的食物。

于是在2021年,朱良春公开表示:想要远离风湿病,就可以试着多吃这门食物,并不是非常稀有昂贵,随身携带、每天吃上一小把,保管你身体健康,不会受到风湿病的侵害...

薏米对于风湿病患者就是个不错的选择,薏米含有薏苡仁油、薏苡多糖等活性成分,能直接抑制风湿病相关的炎症反应。研究表明,薏苡仁油可降低促炎因子的分泌,减轻关节滑膜炎症和肿胀。薏苡多糖则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纠正自身免疫异常,减缓对关节软骨的攻击。

加上很多风湿病患者都存在水湿停滞和代谢紊乱,薏米可针对性改善这些病理状态。其高钾低钠特性有助于促进钠离子排泄,减少组织水肿;膳食纤维能结合肠道中的尿酸、免疫复合物等有害物质,加速其排出。薏米中的B族维生可修复受损的神经鞘膜,改善风湿病引发的肢体麻木。

除了饮食外,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改善风湿病

1.关节功能锻炼

手指操通过规律活动指关节,能有效维持关节活动度并减缓畸形进展。风湿病患者的指关节常因滑膜炎和软骨破坏导致僵硬、肿胀,长期不动会加速粘连和肌肉萎缩。手指操的屈伸、对指等动作可促进滑膜液分泌,润滑关节面,减少摩擦疼痛;同时增强手指屈肌和伸肌的力量,分担关节负荷,延缓变形。

而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强化能显著减轻关节压力并增强稳定性。风湿病引发的滑膜增生和软骨损伤会削弱膝关节承重能力,肌肉萎缩进一步加重关节磨损。通过直腿抬高、靠墙静蹲等低冲击训练,可使股四头肌肌力提升30%-50%,有效缓冲步行时膝关节受到的冲击力,降低软骨磨损率。同时,强化锻炼能刺激关节滑液分泌,改善营养供应,抑制炎症介质释放。

2.保暖防寒

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减少关节周围的血流量,使炎症因子在局部堆积,加重关节肿胀和疼痛。同时,低温会降低滑膜液的黏弹性,增加关节面摩擦,加速软骨磨损。保持关节温暖能扩张血管,提升血流量,促进炎症因子代谢并加速药物向关节的输送。热效应还可降低肌肉张力,缓解因疼痛引发的保护性肌痉挛,恢复关节正常活动范围。

(注:《98岁国医大师朱良春:研究风湿病70年,分享3个护关节妙招,了解下》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

来源:杨Dr科普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