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洪波谈“董小姐”背后:国产家电巨头的恩怨13年
近日,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被问到企业接班问题时的回答引发热议。在分析师问方洪波接班人的问题时,方洪波回答:“为啥你去年问我今年又问我,你问过董小姐吗?”
近日,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被问到企业接班问题时的回答引发热议。在分析师问方洪波接班人的问题时,方洪波回答:“为啥你去年问我今年又问我,你问过董小姐吗?”
“为什么你去年问我,今年又问我,你问过董小姐吗?”在2025年的一场分析师会议上,美的董事长方洪波被问及接班人问题时,以调侃董明珠引发全场哄笑。这场“笑谈”背后,是美的与格力长达13年的竞争格局颠覆——2024年,美的营收突破4000亿,市值超格力两倍,方洪波
方洪波的表述已超越了简单的退休计划,展现了一个顶级职业经理人在权力盛年时对组织永续发展的终极思考。其价值不仅在于传承机制的设计,更在于通过公开自我警示打破领导者的认知茧房。
接着,方洪波继续补刀到:“人年纪大了认知会退化,慢慢就会让人讨厌,可那时候自己不知道被讨厌,甚至还以为大家很喜欢。我一定不会让自己拖到那天,已经有六七个可随时接班的人了,但现在不能告诉你,大股东我都还没告诉他。”
你说我们有些人一有点钱就小三小四都来了,哎呀,我真想不通,你天天搞小三搞小四,你还有精力把企业搞好才叫怪!我除了“格力”两个字,其他事与我无关。
你说我们有些人一有点钱就小三小四都来了,哎呀,我真想不通,你天天搞小三搞小四,你还有精力把企业搞好才叫怪!我除了“格力”两个字,其他事与我无关。
在当下的商业环境中,个人IP的影响力正与日俱增。美的董事长方洪波与蔚来CEO李斌的对谈,将 “企业与个人IP打造” 这一话题推至台前。方洪波因个人性格原因,选择暂不投身个人IP建设,但表示除了美的积极拥抱个人IP打造的态度,已彰显出这一趋势的重要性。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车企老总们为了营销也是拼了!他们不仅要管理企业、研发新车,还得亲自上阵,化身网络达人,跟粉丝们打成一片。这不,蔚来的李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比如昨夜,特朗普进一步扬言威胁,态度极为狂妄,说如果中方不在4月8日之前取消对美商品的34%反制关税,美方就于4月9日起加50%关税。
作者:易浠清仓太早了,少赚40%在商业的宏大叙事中,每一个决策背后,都交织着复杂的利益权衡与战略考量。3月28日,美的集团发布2024年年报后,有眼尖的网友发现:美的彻底清仓了持有的小米股票,套现9.02亿元。算上从2020年开始的几次套现,美的从小米股票上回
在持有小米股票长达10年后,美的在2024年清仓了小米,累计套现了近20亿元。美的集团宁愿少赚40%,也要在小米股价暴涨前离开,这背后隐藏着一个10年盟友变劲敌的故事。两家看似不相关的巨头,早已打响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商界的风云变幻中,美的集团再次站在了聚光灯下,而这一次,它的故事与一辆新车紧密相连。3月29日,蔚来创始人李斌亲手将蔚来ET9的车钥匙递给了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标志着方洪波成为了这款新车的全国首位车主。这一举动不仅揭开了蔚来ET9的神秘面纱,也悄然透
两人同是安徽安庆人,相识已有多年,那个时候李斌刚刚萌生了创办蔚来的想法,再后来,两人成为生意伙伴,美的旗下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威灵和机器人公司库卡都与蔚来达成了合作。
要在国内品牌找一个像美的这样的公司,并不多见。他们有两个优点,一个是安安静静地做产品,二是他们的董事长很低调,几乎不怎么跟媒体打交道。目前我个人还挺喜欢美的电器的。
3月28日,美的集团发布2024年年报后,有眼尖的网友发现:美的彻底清仓了持有的小米股票,套现9.02亿元。算上从2020年开始的几次套现,美的从小米股票上回笼的资金近20亿元。而2014年美的买下这些股份的资金投入是12.66亿元。
深夜加班=努力?别逗了!方洪波直接开炮:“加班就是个符号,和PPT、开会一样,全是无效内耗!”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加班两小时,可能半小时再等领导反馈,半小时再改格式,剩下一小时再纠结“咖啡杯要不要入镜朋友圈”,老板看着加班表感动到流泪,实际你电脑屏幕上正播放
一个51岁造车掌门人,一个58岁家电行业龙头老大,两个安徽老乡握手,李斌脚上双棕色皮鞋沾着创业者的尘土,方洪波黑短袖透着实干家的质朴,两人在蔚来ET9车前合影。
最近Reddit上的一篇帖子透露,一家英国的初创公司正悄悄努力复活Blackberry Classic及Onward Mobility未完成的产品。3月30日10点08分,华为Pura X阔折叠手机正式开售,共有型格红、型格绿、月影灰、零度白、幻夜黑五种配色可
3月29日,蔚来董事长、CEO李斌宣布ET9正式开启交付,全国首位车主为美的董事长方洪波。李斌表示:“我也顺便向波哥请教了一些问题,后续给大家分享视频。”
4000亿帝国的AB面:空调厂的科技人设能立多久?当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在财报会上喊出"科技领先"战略时,佛山工厂的流水线上,工人们正拧着第6140万台空调的螺丝钉。这种魔幻现实,恰是中国制造转型的缩影——一个靠卖风扇起家的企业,正用财报数字编织科技新贵的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