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竹盐非遗文化馆在樱花季绽放文旅融合新魅力
阳春三月,武汉樱花季如约而至,除了市内各大赏樱胜地,位于赤壁葛仙山脚下的葛洪竹盐非遗文化馆也迎来了大批游客。馆内一棵枝繁叶茂的葛仙祈福树格外引人注目,与古朴的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绝美的春日画卷,游客们纷纷在树下祈福,祈求平安健康,也表达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
阳春三月,武汉樱花季如约而至,除了市内各大赏樱胜地,位于赤壁葛仙山脚下的葛洪竹盐非遗文化馆也迎来了大批游客。馆内一棵枝繁叶茂的葛仙祈福树格外引人注目,与古朴的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绝美的春日画卷,游客们纷纷在树下祈福,祈求平安健康,也表达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
道教强调“我命在我不在天”,这一观念最早可追溯至东汉至魏晋时期的道教典籍。东晋葛洪(283-343年)在《抱朴子·内篇》中明确引用古语:“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强调通过修炼(如炼丹)掌控自身命运,甚至超越生死。此句被视为核心理念的经典表达。
湖北赤壁官塘驿镇葛仙山脚下,一座以“活化竹盐非遗,对话葛洪圣贤”为主题的文化地标——葛洪竹盐非遗文化馆,自2024年12月28日开馆以来,持续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成为当地乃至全国文化旅游领域的热门打卡点。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以非凡的智慧和慈悲的胸怀,为后世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东晋时期的葛洪,便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在上饶各地的求仙问道、治病救人的行动轨迹,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上次我们说到他和灵山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看看他的传奇故事。
我们古代几千年中医都是纯纯正正的中医,可是中医人才却代代辈出,从汉代“医圣”张仲景到隋代“辨析病因第一人”写成《诸病源候论》的巢元方;从唐代的“药王”孙思邈到宋代扁鹊医派的传人,发明的麻醉方药,是中医唯一流传至今的麻醉方法,被认为是中医麻醉学的始祖的窦材;从“
2024年12月28日,中科盐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盐谷”)于赤壁市开发的“竹盐+”小镇热闹非凡,葛洪竹盐非遗文化馆揭牌仪式暨中科盐谷第二十八届感恩盛典成功举行。
12 月 21 日,阳光洒落在鄂城区葛山广场,为这个特别的日子增添了一抹温暖与明亮。鄂城区首届葛山葛洪中医药康养文化周活动在这里盛大启动,宛如一场中医药文化的盛宴,吸引了各界人士的目光。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治疗优势,弘扬中医药养生文化,普及中医药养生知识,促进鄂城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着力巩固和提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建设成果,鄂城区首届葛山葛洪中医药康养文化周活动将在全区全面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