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抗凝治疗的静脉血栓栓塞患者,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首要干预靶点。但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强化降LDL-C可能会增加动脉疾病患者的出血风险。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首要干预靶点。但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强化降LDL-C可能会增加动脉疾病患者的出血风险。
对于长期服用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在面临外科手术或操作时,经常会遇到是否需要停用抗凝药物,何时停用抗凝药物,是否需要桥接治疗,如何桥接,何时重启抗凝治疗等问题,临床药师结合相关文献和指南梳理如下,以期对临床医生有所参考。
血管性血友病(VWD)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中国发病率为0.09/10万1,2,VWD患者可发生不同类型的出血,给患者带来沉重负担,甚至危及生命。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及全球范围内出血性疾病治疗药物的不断涌现,VWD患者管理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
为进一步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规范化防治水平,4月23日,省林业中心医院召开“先预防再治疗构建VTE防治体系”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会。会议由医务部组织,特别邀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VTE防治专家,围绕《基层医疗机构VTE防控体系建设与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展开专
阿哌沙班、利伐沙班以及华法林为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和静脉血栓栓塞患者常用的口服抗凝药物,哪种抗凝药物疗效更好、更安全?近日发表在JACC上的一项研究观察到,对于这类患者,利伐沙班的出血发生率较高,其次是华法林;阿哌沙班的血栓发生率则高于华法林。此外,使用阿哌沙
2023年12月,美国血液学会发布的《2023年静脉血栓栓塞症管理指南》提醒,有6类人血栓形成的风险就是比其他人大,尤其要注意排查血栓:①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最严重的临床表现之一。出凝血功能检测通过评估基线凝血状态辅助排除抗凝禁忌证、优化抗栓治疗安全性;通过动态监测凝血指标指导个体化抗凝治疗,从而减少出血或血栓复发风险。关于PTE患者诊疗中出凝血功能检测的应用,《肺血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在透析过程中,患者可能因电解质紊乱、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诱发急性房颤(心房颤动)。急性房颤不仅会导致患者不适,还可能引发血栓栓塞、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规范、快速地处理血液透析中的急性房颤至关重要。本文结
静脉血栓栓塞(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急性肺栓塞,已成为西方国家心血管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仅次于心肌梗死和卒中。尽管近年来对VTE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共同危险因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目前的预防策略仍显不足,主要依赖抗凝治疗。虽然抗凝药物是VTE管理的
引用本文:何进椅,赵丽岩,丁敏辉,等.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心血管杂志,2024,29(6):585-588. DOI:10.3969/j.issn.1007-5410.2024.06.015
静脉血栓栓塞(VTE)是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明确并发症,但关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受者的数据较少。本研究旨在当代队列中探讨allo-HSCT后VTE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为提升全院护理人员对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与护理的认识及专业能力,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护理部于近日在行政五层学术报告厅开展了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规范管理培训。各病区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共计约7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近日,一项对TriNetX数据库近50多万患者进行的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治疗时,无论其肥胖状况如何,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