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锋

华国锋晚年:最喜欢家乡的面食,临终前有一大遗憾

华国锋的革命生涯始于1938年,17岁时加入山西牺盟会交城抗日游击队,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改名“华国锋”,寓意“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表达了对民族复兴的信念。抗日战争期间,他在山西从事地下工作,组织群众抗击日军,展现了勇气和智慧。解放战争中,他继续在

面食 华国锋 莜面卷 韩芝俊 华国锋晚年 2025-06-24 13:53  5

华国锋走后,夫人不愿换家中摆设,家里最现代的东西,是液晶电视

自行车的一声清脆铃响裹挟着晨雾,从胡同那头飘进来,暖黄色阳光打在一位头发花白、眉间柔和的老太太身上。韩芝俊,街坊唤她韩姨。她不是快步,是稳稳地,踏着有些年头的老旧自行车进了门,顺手推到院角,那儿早就被爬山虎和些许花草盯了几十年。邻居见了她,像是见着自家长辈,不

电视 液晶电视 液晶 华国锋 韩芝俊 2025-06-23 12:47  5

华国锋:远离政治的日子

8月20日12时50分,前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7岁。一位在华国锋身边工作的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位老人今年住了三次院,先是肾衰,而后主要是心脏的病症,去世的时候,胸部全是积液。

政治 华国锋 苏斌 王苏 韩芝俊 2025-06-24 08:50  5

邓小平华国锋:交锋20天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用笔名发表的文章,题目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成了拥邓力量的第二次呐喊。文章的作者胡福明当时是南京大学哲学系老师,中共党员。后来他自称,1977年秋他把这篇文章送去发表,反对“两个凡是”完全是自己主动

邓小平 华国锋 汪东兴 杨西光 邓小平华国锋 2025-06-19 08:41  5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中央立即下达一道命令:所有人都不准哭

1976年,毛泽东的身影格外消瘦,整个中南海都明里暗里在等着点什么。没人会忽视他长时间卧病在床的事实,医生们一会儿是301医院,一会儿又是305医院的人换上去,光靠病榻并不能让人软弱——不过想要自己站起来,这件事他已经做不到了,更别说拄着拐杖慢慢走几步。即便如

毛主席 布托 华国锋 毛主席纪念堂 国际歌 2025-06-07 13:33  6

1976年毛主席逝世,汪东兴建议在悼词加上几点,华国锋听后:同意

“老周,你带上那两份封存的文稿,速到202来!”1976年9月9日早晨刚过五点,周启才从睡梦中被惊醒,汪东兴的电话只说了两句,字里行间透着紧张。说“文稿”,没别的可能,肯定是出了大事。抓起桌上的文件袋,几步并作两步,他赶到“202”——就是移居唐山大地震后专门

毛主席 悼词 华国锋 汪东兴 周启才 2025-06-01 13:07  5

邓小平致叶剑英与华国锋的亲笔信:笔触细腻,风格含蓄而深沉

红色书信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价值,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的教育意义和情感力量,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如今,许多家长都喜欢带着孩子前往博物馆或红色教育基地,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这些红色书信。孩子们站在展柜前,目光专注地看着那些纸张泛黄的书信,仿佛能

邓小平 书信 硬笔书法 叶剑英 华国锋 2025-05-28 08:37  5

华国锋陵墓修建花费1200万,曾遭谣言诋毁,如今对当地有深远影响

华国锋这个名字,在中国现代史上不算陌生。他是毛泽东去世后接任中共中央主席的人,曾经站在国家权力的顶峰。2008年他去世后,陵墓在家乡山西交城县建成,花费1200万元。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没少引起关注,先是被谣言推上风口浪尖,后来又慢慢成了当地的一张名片。

花费 华国锋 陵墓 卦山 华国锋陵墓 2025-05-15 02:5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