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湖新语】滨州实践:数字素养提升的“全民参与样本”
在滨州街头,常能看到有趣的场景:早餐摊前,白发老人熟练地扫码收款;冬枣大棚里,枣农举着手机直播讲解冬枣种植技巧。这座地处黄河三角洲的城市,正用自己的方式,在数字浪潮中完成全民数字素养的蜕变。
在滨州街头,常能看到有趣的场景:早餐摊前,白发老人熟练地扫码收款;冬枣大棚里,枣农举着手机直播讲解冬枣种植技巧。这座地处黄河三角洲的城市,正用自己的方式,在数字浪潮中完成全民数字素养的蜕变。
临沭青年造物基地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依托“中国柳编之都”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非遗资源,以“非遗活化·青年共创”为核心理念,集非遗保护、创意开发、研学体验、产业赋能于一体的文旅融合平台。基地占地7700平方米,涵盖造物商店、造物学苑、运营中心等功能区,通过文创
剪纸一张红纸,万般玲珑非遗剪纸人以剪刀为笔、红纸为卷指尖翻动间鼓楼檐角的风铃动了手中的荞麦花开了定边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如今在社区工厂焕发新生宣传非遗文化的同时也让老手艺成为了致富新路霸王鞭红绸翻飞,彩鞭舞动执鞭人臂膀挥动间鞭声凌厉破空、震彻黄土时而
我的这身警服,沾满了豫东平原的黄土,也浸透了汗水与难言的滋味。摊开双手,指节粗大,虎口处留着早年握镰刀、扶犁耙磨出的硬茧。如今这双手攥着冰冷的手铐,掀开的是另一番触目惊心的景象。当年大学文凭揣在怀里,却像揣了块滚烫而无用的烙铁,投出的信石沉大海,摆摊求生又被各
技术支撑:通过OCR识别、大数据核验实现“秒批秒办”,企业设立登记全流程耗时压缩至15分钟,准确率达99.7%;
莘县政务服务中心推出第二批"零材料"办理清单,新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登记、社保卡申领等12项高频服务。通过数据共享平台实现跨部门联动,企业开办全流程压缩至0.5小时完成,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服务日均办理量突破50件,EMS寄送的"出生礼包"新增育儿补贴申领二
莘县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升级服务流程,将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36项高频事项纳入"零材料"办理清单。通过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刷脸认证",企业设立登记全流程耗时压缩至0.5小时,首日办理量突破82件。同步推出"出生一件事"2.0版,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等6项业
5月24日,2025年莘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笔试在翰林学校东、西校区同步开考。此次招聘共提供综合类、教育类、卫生类三大类147个岗位,吸引1.2万名考生报考,平均竞争比达81:1。
杨进邦,国家级非遗项目临沭柳编传承人,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山东省劳动模范,现为临沭县柳雅堂柳艺工作室、临沭柳编非遗工坊、临沂市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从艺50多年以来,他始终致力于做好柳编技艺传承、保护,将这门手艺发扬光大。目前收徒9位,将其中一位徒弟解印权培养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极具诗意与生活气息的一个,它既意味着麦粒渐满、丰收在望,也蕴含着“满招损,谦受益”的人生哲理。在山东,滨州市就以小满节气为切入点,将传统文化传承、民俗活动开展与城市特色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值得各地借鉴的新路子。
在本次体验中,感受到非遗编织的技艺,学到了一些简单编织技法,对柳编的工艺产生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我以后的设计和作品中,希望也能继续使用传统工艺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呼吁大家都来学习下柳编的编织技艺。
在大多数延津人心中,延津柳编虽是一件朴实无华的手工艺品,但背后却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一扇探索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的窗户,更是延津县人民热爱传统工艺、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寄托。
柳匠周二成,已是古稀之年,木讷寡言,见了生人只会腼腆地咧开嘴呵呵笑,一副拘谨模样。他没文化,不晓得传说中柳匠也有个精通编制手艺的祖师爷叫张班,张班和鲁班本是同门师兄弟,他也不擅长与人交际。只要他手里有一把雾柳条,一把出柳线刀,沉浸在结柳的世界里,他的眼神立马活
近日,镇平县马庄乡党委书记到荣创工艺品、新柳艺工艺品等企业座谈交流,双方围绕资源整合、闲置资产盘活,谋划以“杞柳种植—技艺创新—工坊集群—市场拓展”全力打造柳编产业。
为创新培育“妇”字号工作品牌,助推妇女手工产业发展,静海区妇联举办“静禾巧娘”巾帼家庭手工坊联盟成立仪式。
村口的老杨树还是歪着脖子,可树底下蹲着的不再是抽旱烟的老汉,而是捧着手机直播卖山货的小伙子。他爹骂他不务正业,可他不急,慢悠悠地说:“爹,您那会儿种地是为了吃饱,俺们这代人种地,是为了种出点名堂。”
3月22日,临沭县组织开展“走读山东”外国友人感知体验临沭活动,邀请来自巴基斯坦、阿富汗、摩洛哥等国家的10名临沂大学外国留学生,参观鲁美达工艺品有限公司、临沭街道桃官社区草莓采摘园等处,沉浸式感受世界手工艺城市的独特魅力和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
鲁网3月19日讯近日,青岛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青岛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的“草泊柳编传统技艺”凭借悠久的历史传承与独特的文化价值成功入选!
济阳区把黄河文化作为德育的重要阵地,以“善美”为灵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闻韶中学、济阳十中将国防教育与黄河儿女的坚韧精神相融合,培育学生们的使命感,成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的榜样。
济南市济阳区把黄河文化当作德育的重要阵地,以“善美”为灵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闻韶中学、济阳十中将国防教育与黄河儿女的坚韧精神相融合,培育学生们的使命感,成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