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天津•20250418】天津大力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看港口流量如何变成经济增量
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媒体聚焦天津,报道了天津大力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广交会天津企业“新”意十足、天津“花样文章”正好、中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十周年观察、天津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7%、津企老字号跻身国家权威榜等内容。
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媒体聚焦天津,报道了天津大力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广交会天津企业“新”意十足、天津“花样文章”正好、中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十周年观察、天津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7%、津企老字号跻身国家权威榜等内容。
回望来时耕耘路,蓄势赋能再出发。日前,贤庠镇党委书记吴立接受采访时表示,2025年,贤庠镇将以落实“八大攻坚行动”为抓手,紧扣滨海工业中心镇的建设目标,牢牢把握资源优势与时代机遇,全力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工业城镇。
走进马銮湾新城,一幅奋力拼搏、奋勇争先、紧抓快干、攻坚克难的火热图景在不断延伸——马銮湾智慧科技产业园集美起步区A7地块4栋大楼拔地而起,附近A6地块项目建设同样热火朝天,A1-A5地块项目招商规划更加创新多元,为新城发展蓄势赋能。
在济南市槐荫区,一条以经十西路为核心的汽车产业带正蓬勃生长。这里不仅是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交织的沃土,更是政企协同、产城融合的典范。从保能汽车商城到润华汽车园,从国产品牌示范区到二手车交易市场,经十西路沿线37家车企的集聚,构建起一条产值超百亿元、辐射全产业
4月8日,天津市红桥区区长陈宇走进“向群众汇报——2025区长访谈”直播间,围绕构建“站产城”合作发展格局,详细介绍红桥区2025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重点工作布局。“我们将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统筹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与城市功能提升
在广州科学城这片承载着大湾区科创梦想的热土上,一座以“产城人文”深度融合为理念的城市综合体正焕发勃勃生机——大壮映日广场,凭借其前瞻性的规划理念与精工品质,不仅重塑了区域天际线,更以“科学城2.0时代”标杆的姿态,为广州东部打造出产城融合的全新范本。
2025年4月2日,《绍兴日报》刊发何俊杰《 以“产城人文融合” 引领县域文旅融合新图景》文章,此文是从一个实践者的视角通读绍兴文理学院崔凤军教授的新著《县域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研究》的读后感。何俊杰认为此书不仅是对浙江经验的凝练总结,更是对全国县域文旅融合
3月21日,中山市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推进会召开。黄圃镇党委书记梁泳辉在会上作交流发言,他表示,“工改”是一次彻底的土地革命、空间革命,更是一场产业革命。三年前,黄圃镇向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头号难题”开刀,启动“以地谋发展”的改革升级。三年来,黄圃镇创新突破传
在“双中心”国家战略的驱动下,西安高新CID(中央创新区)正以“产城融合”为引擎,跃升为西北科技创新与高端居住的标杆。作为CID“白菜心”的瞳南板块,依托未来之瞳千亿级城市配套与产业势能,成为西安高净值人群的置业热土。而龙湖青云阙·昱府,作为龙湖深耕CID的顶
深化产城教融合、实现“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教融通”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必然选择和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我国职业教育产城教融合进程不断加快,但职业院校在产城教融合过程中亦存在指向性偏离、胜任力缺失、话语权式微等隐忧,进而导致产城教供
会上,日照港介绍了生产经营及税费政策享受情况,并就风险防控、深化合作等提出建议。市税务局聚焦日照港全链条发展需求,详细解答企业相关问题。现场,市税务局还给日照港颁发了监督员聘书,双方签订了《税收遵从合作协议》。(记者:张珊)
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新闻评论员智小楠以全面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等议题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九大重点任务作出系列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