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缩

2025 MDA临床与科学会议 | 中国首个儿童及成人脊髓性肌萎缩症全国登记研究最新数据重磅发布!

作为首个针对中国SMA患者人群的疾病注册登记研究,中国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儿童及成人登记研究,已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启动并完成入组,并于2023年至2024年期间,陆续发布中期分析结果,证实了诺西那生在中国儿童及成人SMA患者中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安

临床 成人 肌萎缩 诺西 mda 2025-03-18 05:33  10

为病友拍摄999组重生照的抗癌博主王小贝:活着,就要灿烂地活

3月9日,“43岁三孩妈拍摄999组遗照抗癌”词条登上社会平台热搜,王小贝的故事通过视频的传播,感染着越来越多的网友。确诊乳腺癌后,爱美的王小贝剃光了头发,却在镜头前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从举起相机为自己拍摄“999张遗照”,再到发起“999组重生照”为病友圆梦

抗癌 化疗 cosplay 肌萎缩 病友 2025-03-12 14:12  9

与脊髓性肌萎缩抗争近40年后,赵艳雄新作正式上线

在与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顽强抗争近 40  年后,赵艳雄的新书《我和病魔是朋友》重磅登陆抖音商城,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层层涟漪,迅速吸引了众多目光。这本承载着他非凡人生经历的著作,究竟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他又是如何在病痛的漫长折磨下,一次次突破

肌萎缩 赵艳 肌萎缩抗争 2025-01-16 20:59  9

暨南大学杨甦、李晓江团队揭示中脑星形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抑制在脊髓延髓肌萎缩中的潜在作用

多聚谷氨酰胺(polyglutamine,polyQ)疾病是一类以迟发性神经退变为特征的单基因遗传病[1]。脊髓延髓肌萎缩,又称肯尼迪病,是首个被发现的多聚谷氨酰胺疾病,其致病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雄激素受体,编码响应雄激素的转录因子[2]。正常雄激素受体基因

肌萎缩 中脑 李晓江 2025-01-11 08:40  17

日本大阪大学Mikio Shimizu团队揭示反义导向分子A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病理学中的作用

在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和动物的脑脊液中,反义导向分子A 的一种变体(包含 NEO1 结合域)的水平升高。这一发现在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中尤为明显,表明反义导向分子A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抗反义导向分子A 抗体不仅可以改善肌萎缩侧索硬化模型小鼠的临床评

肌萎缩 shimizu 反义导向 2025-01-07 08:35  14

以色列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Adrian Israelson团队强调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可作为肌萎缩侧索硬化治疗的…

大约20%的遗传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病例源于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1) 基因突变。大量研究表明,这些突变(超过 180 种变体)通过某种形式的毒性诱导运动神经元退化。然而,驱动这种选择性毒性的确切机制仍未解决。最近研究证明了通过病毒载体在SOD1小鼠肌萎缩侧索硬

肌萎缩 内盖夫 古里安 2025-01-06 08:39  15

浙江大学李宏福团队总结肌萎缩侧索硬化各类生物标记物的诊断和预后价值

肌萎缩侧索硬化是一种致死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为主要特征,具有快速进展、预后差、个体差异大等特征。因此,及时识别和早期干预是改善肌萎缩侧索硬化预后的重要手段。对于经典肌萎缩侧索硬化,目前主要依靠病史、查体和肌电图来明确诊断。对于非典型肌萎缩侧

肌萎缩 宏福 生物标记物 2025-01-03 08:28  14